一.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二.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但是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才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关于这个定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1)定律的前一句话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所说的物体,在空间上是指所有的任何一个物体。在时间上,是指每个物体总是具有这种属性.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没有这种属性的物体。这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句话,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2)定律的后一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实际上是给力下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并不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实际上,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所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其效果就跟不受外力相同,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4.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5.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用心爱心专心6.物体的运动状态变不变看速度,即要看速度的大小又要看速度的方向。(二)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两个物体间只要有作用就必然会出现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体可表达为F甲对乙=-F乙对甲,负号表示方向相反。(1)这里的“总是”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①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之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②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止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因为两者中若有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须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其间的相等关系就不成立了。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有先后的说法是不对的。2.注意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①一个力与它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若是弹力,则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等等。而一个力与它的平衡力可以是相同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②一个力与它的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即受力物体不同;而一个力与它的平衡力必须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受力物体相同。③一个力必有其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产生的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恰好是抵消的。3.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即两个物体间只要有力的作用,就必然成对出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注意体会甲对乙、乙对甲的这种对应的相互作用关系,求解某力大小方向时,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分析该力的反作用力来求解。三.重难点分析:1.理解惯性和惯性定律(1)对惯性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牛顿第一定律还定性地指出了力的动力学意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改变速度的原因。物体在速度发生改变时,就有加速度。因此也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也不能认为有力就有运动,没有力就没有运动,更不能认为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