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1.孔子的思想主张:(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其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克己复礼”。(2)“仁”:①“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②“爱人”实现途径是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礼”:①“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②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③为实现“礼”,孔子进一步主张“正名”。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后人多加以否定。2.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3.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4.教育思想:①主张“有教无类”,是教育史上的创举,推动了社会改革,并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②主张“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教学。③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④主张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敢于“当仁不让师”。2.影响:①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③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的景仰。老聃与《道德经》1.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学说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命论,属用心爱心专心于客观唯心主义。(2)哲学思想: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3)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2.影响: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②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用能力训练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2.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但当时各国的国君为何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探究、反馈和讨论探究、反馈和举列说明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