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指导作用。【教学难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一、独学指导:1.知识指导:2.独立学习:3.抛砖引玉:【抛出问题】【引出问题】1).三民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4).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比较二、互学引导:生生互学:师生导学:-:1).三民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4).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比较三、活学辅导:1、举一反三:(1).“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2).孙中山曾说:“内地之人,其闻革命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党中人耳。然彼众皆知识薄弱,团体散漫,凭藉全无,只能望之为响应,而不能为原动力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会党是孙中山在革命中依靠的力量之一B.孙中山没有意识到会党的缺陷,是其革命屡次受挫的原因之一C.辛亥革命期间发动群众难度巨大D.孙中山认为会党不能作为革命的主力(3).“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4).《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并把黄帝称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和中华民国开国之始祖”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5).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相同2、疑难解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选集》材料三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材料四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享有。——《孙中山选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四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局限性。(2)材料三所体现的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问题?(3)上述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些革命思想?答案1.独立学习:①列强侵略②日益腐败③反帝反封建④1905⑤驱除鞑虏⑥恢复中华⑦民族⑧前提⑨封建专制⑩核心民生主义土地民主革命纲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帝国主义清王朝节制资本政治基础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抛出问题:1).三民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鸦片战争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仁人志士提出众多主张但其实践均以失败而告终,促使其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统治,才可以救国救民。(2)甲午战争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推翻封建制度的压迫。(3)民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