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装订线2014—2015学年春期过程性检测三年级语文试题(测试内容:1-4单元,90分钟完卷,卷面2分,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卷面总分得分一、耳聪目明一、听力:认真听老师念短文两遍,再填空。(1+2=3分)1、短文讲了种牛,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二、积累之窗(47分)2、给加点字选择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下横线。(3分)增添(zēnzēnɡ)嫉妒(jíjì)半晌(xiǎnɡshǎnɡ)沾水(zānzhān)裸露(nuǒluǒ)拉弦(xiánxuán)3、看拼音写词语。(8分)dīnɡzhúkūlonɡshúxīōuzhōuxiànmùlímínɡhuǎnhétuòmo4、补充词语。(6分)群()吐()情不()()饥()交()业()于()脚踏()()()有()有5、我会填。(6分)清新甜润的()和颜悦色地()时间过得()湛蓝深远的()聚精会神地()叶子绿得()6、照样子写词语。(4分,每空0.5分)动静东奔西走鼠目寸光四面八方7、照样子写句子。(6分,每题2分)(1)例: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假若……就……)(2)例: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清的骆驼吗?这恰好表明有数不清的骆驼。你像他那样努力学习,能不取得好成绩吗?(3)例: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8、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答案。(12分)(1),万条垂下绿丝绦。(1分)(2)我会按原文填空:的草,的叶,的花,都像似的来,形成了的春天。(3分,每空0.5分)(3)朱熹的《春日》告诉我们“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它的道理我也明白就是。(2分)(4)在1-4单元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0.5+1.5=2分)(5)阅读了《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我联系课文内容知道“亡”的意思是,“牢”的意思是,这个寓言故事告诉大家:。(2分)(6)小李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完成作业非常拖拉,我要送他一句珍惜时间的格言劝告他努力学习,那就是。(2分)(7)我还收集了许多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我能写两句。(2分)三、能说会道(3分)9、请完成下列对话(小明回答的话语)老师:通过调查、访问与查找资料,我们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你知道我们家乡的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吗?小明:老师:为了改善环境,你周围的人做了哪些工作?小明:老师: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打算怎么做?小明:四、快乐阅读:(20分)10、课内阅读荷花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áiā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pénɡpenɡ)。有的还是花骨(ɡūɡú)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shìsì)的。这么多的荷花,一朵又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着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把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去。(2分)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孩子们,展示时间到了,快拿起笔吧!(2)第一自然段共有句话,先写,主要特点是;第四句至第六句写了荷花开放的种不同的姿态,(2分)(3)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画下来。(2分)(4)文中的“冒”字用得真好,我好像看到了。(2分)(5)二自然段中那位画家指的是,我要夸一夸她:(3分)(二)课外阅读(9分)11、课外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奏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颗放进嘴里辞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