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训练(十)[要点对点练]一、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地球半径R=6.4×106m,则可知地球质量的数量级是()A.1018kgB.1020kgC.1022kgD.1024kg[解析]依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GmMR2①而在地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约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F=mg②联立①②解得:g=GMR2解得:M=gR2G=9.8×6.4×10626.67×10-11kg≈6×1024kg.[答案]D2.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A.R3t2r3T2B.R3T2r3t2C.R3t2r2T3D.R2t3r2T3[解析]无论地球绕太阳公转,还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统一的公式为GMmR20=m4π2R0T20,即M∝R30T20,所以M太M地=R3t2r3T2,A正确.[答案]A3.有两个行星A、B,在这两个行星表面附近各有一颗卫星,如果这两颗卫星运行的周期相等,则行星A、B的密度之比()A.1∶1B.2∶1C.1∶2D.无法计算[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4π2T2R解得M=4π2R3GT2①,行星的密度为ρ=MV②,V=43πR3③,由①②③式解得ρ=3πGT2,所以行星A、B的密度之比ρA∶ρB=1∶1,A正确.2[答案]A4.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用上述物理量估算出来的地球平均密度是()A.3g4πRGB.3g4πR2GC.gRGD.gRG2[解析]地球表面有GMmR2=mg,得M=gR2G①,又由ρ=MV=3M4πR3②,由①②得出ρ=3g4πRG.[答案]A二、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5.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若它们只受太阳万有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的比值a1a2为()A.1B.m2r1m1r2C.m1r2m2r1D.r22r21[解析]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设M为太阳质量,m为行星质量,r为轨道半径,则GMmr2=ma向,则a向∝1r2,所以a1a2=r22r21,故D正确.[答案]D6.(多选)设地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卫星在距地面高为2R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A.卫星的线速度为gR3B.卫星的角速度为g8RC.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19mgD.卫星的周期为2π3Rg[解析]由GMmR2=mg和GMm3R2=mv23R=mω2·3R=m4π2T2·3R可求得卫星的线速度为v=gR3,角速度ω=13g3R,周期T=6π3Rg,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等于万有引3力,即F=GMm3R2=19mg,故选项A、C正确.[答案]AC7.(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5GM24R2B.乙星所受合外力为GM2R2C.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D.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解析]甲星所受合外力为乙、丙对甲星的万有引力的合力:F甲=GM2R2+GM22R2=5GM24R2,A正确;由对称性可知,甲、丙对乙星的万有引力等大反向,乙星所受合外力为0,B错误;由甲、乙、丙位于同一直线上可知,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由v=ωR可知,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故C错误,D正确.[答案]AD8.(多选)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上(该行星没有自转运动),以速度v接近行星赤道表面匀速飞行,测出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可得()A.该行星的半径为vTπ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3πGT2C.该行星的质量为v3TπGD.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πvT4[解析]由T=2πRv可得R=vT2π,选项A错误;由GMmR2=mv2R可得M=v3T2πG,选项C错误;由M=43πR3·ρ,得ρ=3πGT2,选项B正确;由GMmR2=mg,得g=2πvT,选项D正确.[答案]BD[综合提升练]9.我国于2008年9月25日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设宇航员测出自己绕地球球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则根据T、H、R和引力常量,不能计算出的量是()A.地球的质量B.地球的平均密度C.飞船所需的向心力D.飞船线速度的大小[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H+R2=m(H+R)ω2=m4π2T2(H+R),由此式可求出地球的质量M,再由ρ=MV,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由v=2π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