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会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3、巩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2.通过测量发现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并探究掌握其变化规律,体验小灯泡在不同电功率下的工作状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和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养成学生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教学重点】1、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教学难点】1、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制定。2、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路示教板、实物展台学生每组准备(共分12组):电源、3.8V小灯泡(带灯座)、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发光二极管(和灯泡亮度相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演示实验】出示标有“3.8V”小灯泡,提问:你知道“3.8V”表示什么意思吗?把3.8V小灯泡分别接在3V和4.5V的电源思考,回答:表示这个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亮境,引人新课上,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实验现象?【导入新课】同一个灯泡接在不同的电源上,为什么亮度不一样呢?小灯泡的亮度跟它的实际功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板书课题:§18.3测量灯泡的电功率(设计意图:以现象激发兴趣,用问题产生困惑,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度不一样,当接在3.8V的电源上时,灯泡较暗,接在4.5V的电源上时,灯泡较亮。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二、探究过程实验目的和原理【过渡问题】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你认为需要测量哪些电压下的功率?强调:为防止烧坏灯泡,灯两端的实际电压不可高于额定电压过多,为额定电压的1.2倍即可。【目的和原理】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说出思考,组内讨论,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思考,回答:设计实验1、设计电路图2、设计记录表格本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分别是什么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并出示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一、设计电路图你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吗?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提出下列问题帮助学生思考:1、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电流表和电压表应该分别连在什么位置?3、为了测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实验中需要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好采用哪种方法?4、你能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电路图吗?教师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各小组具有典型性的电路图,并让学生对这些电路图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逐步设计出本实验的电路图。二、设计记录表格1、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多少?为了不使灯两端的电压过多的超过额定电压,实验中电源电压应该是多少?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实验的原理是P=UI。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自主逐步完成实验设计。1、需要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3、可以改变换电源电压或使用滑动变阻器。最好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来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4、设计出电路图:思考,根据提示,设计表格:1、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电源电压应该是三节电池串联,即4.5V2、应记录灯泡的规格、灯泡两端的电压、通过灯泡的电流、3、实验步骤进行实验1、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