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连除的简便计算。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教材的编排意图主要是通过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运算的教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和生活的有机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算法。三、说教法和学法。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了“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在本堂课中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模式。在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学法: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四:说教学流程(一)旧知引入::组织学生复习相关简便计算和整数加法、乘法、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其目的让学生回忆定律、性质,感受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的所带来得作用,感受简算的乐趣。为探究连除的简便运算作知识与情感铺垫(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我结合实际谈话:春天,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春天,也正是植树的好季节。你们看:3月12日,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开展了植树活动。从而,将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既能激发学生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不由自主的进入探索之中,还能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也能潜移默化的进行绿化教育。3.根据问题找条件。教学时,我在主题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已知条件。“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让学生提出问题,再根据‘每棵树苗多少钱?”来找已知条件.这是一个挑战性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排除多余条件,寻找合适的条件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解决问题。教师出示例题,学生进行独立完成,根据几种不同的算式,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和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1250÷25÷5和1250÷(25×5)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为掌握连除的简算方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再由算式引申到数、图形,字母,使学生能归纳出除法的简算方法。(三)、设计练习、巩固提高新课程指出“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个环节,我设计的练习题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填空题、判断题和计算题。由难到易,层层递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四)、交流评价,课堂小结。在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受?“的提问,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起到梳理概括,提炼升华的作用,以促进他们形成新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