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3、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方面的资料。2.检查《伴你学》“课文导学”。3.指名朗读诗歌。4.教师重点强调的字词黔qián皑皑ái毡zhān炊chuī二、新课导入:三、集体朗读诗歌,体会情感。四、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这一部分分两层。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歌词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自由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体会。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五、小结:1、中心意思: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写作特点: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动词。还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六、学习《过雪山草地》。1、朗读歌词找出中心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过雪山草地》描写红军(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意在表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2、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哪两部分?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七、小结:《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八、品味两首诗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1、“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义是跑,这里既说明红军徒步长征的艰难,又写出红军运动的快捷;“飞”写出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速。2、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①“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②“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③反复吟唱“横断山,路难行”,强调突出红军行军的艰难。④“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用对偶充分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2、完成《伴你学》达标导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