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工作实施意见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财源建设税收主要来源于企业,税收结构的调整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思想不动摇,继续抓好工业聚集区、工业园园建设,加大重点项目跑办力度,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较高的地方税源型产业,充分考虑项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认真筛选引进项目。加强地方税源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观光园、国大御温泉、滨河生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商业服务、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项目,夯实地方财力增收的基础。同时,加快推进新民居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争引项目要认真核实企业财务结算方式,避免引进实行财务报帐、所得税汇总缴纳的企业。二、加强税源监控,堵塞税收漏洞坚持将堵漏增收作为加强税收管理的根本要求和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税源监控,减少和杜绝税收流失。(一)搞好税源普查。由市财政局牵头,国税局、地税局具体负责,发改局、工商局、国土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配合,抽调专门工作人员,集中利用23个月的时间,对全市范围内纳税单位和个人进行一次专项税源普查,彻底摸清税源底数。(二)扩大税源监控范围。将全市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的业主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加大监控力度,全面做好对销售收入、实现利润、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能耗等主要指标的监控。(三)加强税收分析预测。充分利用税源监控资料,及时分析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关注收入总量增减变化的同时,深入分析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行业税负水平等内容,发现问题,追踪税源,及时纠正。三、强化税收征管,加大查处力度坚持规范和查处并举,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全面提高征管水平,确保收入应收尽收。第1页共4页(一)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税负明显偏低的行业,逐行业筛选,挨门逐户排查,设立申报警戒线,合理确定最低纳税率。对不积极配合的企业,由公安、税务部门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从严予以查处,并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完善信息对比制度。市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要实现信息共享,结合税源普查,对漏征漏管户进行彻底清理,并督促其及时补交税款。对新增户和注销户,及时变动登记,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三)加大查处力度。税务机关要充分发挥税收稽查的职能作用,利用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结果,在加强对税源大户进行例行稽查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对有问题的单位实行逐个稽查,发现问题,顶格处理,公开曝光,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四、抓好地方税种征收,提高收入质量按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管实管细地方税种,做到向细化管理要收入,进一步提高全市财政收入质量。(一)加强车船税管理。及时准确掌握保险机构代征车船税情况,及时查处车船税征收不到位行为。(二)认真分析行业税负。采取民主评税、以电核税、公开纳税等措施,重点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冷藏业等行业税负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充分发挥协税、护税组织作用,做到堵漏增收。(三)加强餐饮服务业税收管理。对饮食服务行业纳税户,通过典型户测算,合理定额,足额征收。(四)做好土地使用信息对比。国税局、地税局组织骨干力量,重点检查房产税和土地税,对规模企业进行实际测量,确保税收征收到位。(五)强化印花税清理。对印花税代开发票户,严格按照业务合同征收印花税。(六)做好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及时掌握土地和房产出售信息,实行先税后证,严格按标准及时足额征收。对未按政策缴纳各项税费的,各有关职能部门不得办理相关证件。对第2页共4页违反规定办理证件的部门,严肃追究单位和主要领导责任。五、用足用好财税政策,增加地方财力国税局、地税局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加强沟通协调,灵活运用政策,引导企业将二、三产业纳税分开核算。同时,将企业生产销售、运输、服务等收入分开核算,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其中,企业销售产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