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案1新人教版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沁园春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2、品味、体悟诗歌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过程与方法:诵读——品析——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重、难点即考点分析1、这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2、重点词语的含义。3、对历代帝王的评价。4、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环节安排备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到毛泽东的名字妇孺皆知,他是新中国的第一代伟人。在文化领域,他还是一位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词《沁园春雪》。二、介绍作者,展示伟人风采(出示幻灯片)和他的书法;介绍《沁园春雪》创作的背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创作了这首《沁园春雪》,高度概括了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迎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政治形势。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介石又发动内战。毛泽东高瞻远瞩,不计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在渝期间,著名诗人、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求词,毛泽东就将这首词赠于他。后来便发表在《新华日报》上。蒋介石气急败坏,要求他的御用文人日夜写出一首在气势上,意境上胜过这首的词。然而,那些御用文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来。于是这首词就更加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三、引导学生回顾有关词的知识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四、自主学习(出示学习重点)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词,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初步理解词的内容。2、播放录音,学生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初步感知词的意境。3、画出词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和句。五、合作交流(出示幻灯片,学生分组讨论)1、说出词的上、下阕的大意。2、上阕写北方的雪景,作者“望”到了哪些景?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上阕中哪些是虚景?3、下阕前两句起什么作用?“折腰”的意思是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有什么含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抱负?六、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适当的点拨1、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代英雄2、“望”中静景有“长城”、“大河”;动景写群山,写高原。虚景的句子是上阕的后三句。3、承上启下。“惜”字意味非常丰富。(老师点拨)①“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②“惜”字又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③“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自信。点明中心的作用。5、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现了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梳理归纳(出示幻灯片)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山河、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七、找一学生朗读,同学们听。再次感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八、学生自由读、背诵。作业布置1、背会全词2、做完《基训》巩固积累部分的题。3、搜集毛泽东的有关诗词,并能说出对该首诗词的理解。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填空1.《沁园春》是一首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__”是题目。2.这首词的上阕写。其中前三句是写,“望”字以下是______写。另外,从“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