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列举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3、知道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的关系。4、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2、通过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探究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且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身边的科学。〖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学准备〗塑料片、杯子、玻璃管、针筒、钩码、饮料瓶、吸管、空盒气压计、一次性纸杯、乒乓球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气体和液体有时候有一些比较相似的性质,比如,液体能产生浮力,气体也能产生浮力,前面学过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水的压强的作用,那么气体会不会也产生压强呢?二、新课教学1、探究:大气压真的存在吗?【演示1】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演示2】如图2所示,取一注射器,把针筒倒夹在铁架台的铁夹中,先将活塞推到针筒顶端,排尽空气后用橡皮套将管口套牢,再在活塞颈上拴上细绳,绳下挂几个钩码,活塞也不易拉下来。为什么?上面的实验现象真的是因为大气压引起的吗?我们可以进一步做实验来证明。【演示3】在图一的实验中如果在硬纸板上用钉子扎个孔,硬纸板会怎样呢?硬纸板为什么会掉下来了呢?分析:因为空气进入杯中,使内外气压平衡。在水的重力作用下硬纸片下落。【演示4】在图2中如果将橡皮套拿掉,结果会怎样呢?钩码为什么会下落?分析:空气进入,使内外气压平衡。归纳:大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像大气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样,大气压强也是确实存在的,大气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启发思维:将实验一的杯子和纸片朝各个方向慢慢旋转,发现纸片照样掉不下来。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生: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板书)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师: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或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要讨论现象就是与大气压有关。讨论: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图21、吸盘为什么能吸在玻璃瓷砖的表面,上面还能挂上很多东西?吸盘能吸在粗造物体的表面吗(如黑板表面)?上面还能挂上很多东西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挂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挂钩紧贴在玻璃瓷砖的表面);较难挂在黑板表面,即使能挂上,上面能挂的东西也较少,因为空气会漏进去,使内外气压平衡。2、实验比较:一瓶是装满水并密闭的容器,另一瓶是装满水但敞口的容器,试一试,能通过吸管把水吸到嘴里吗?通过比较来解释水是怎样被吸到嘴里的?生:“吸水”实际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来。3、滴管中的水为什么落不下来?生:滴管中还有空气,也能产生压强,但管内的大气压强比外界的大气压小,外界的大气压将液体托住。(为了使学生确信,将橡胶头拿掉,液体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水就流出来了。)思维训练: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或说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吗?(如:吃螺丝时,先在螺丝的末端用力吸气、钢笔抽水、喝光牛奶后再吸一口,牛奶盒变扁。)播放动画:大气压的发现——马德堡半球实验: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思考: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什么?生: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是很大的。阅读:人体内的马德堡半球二、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是很大的,那么到底有多大呢?1、测量仪器: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介绍空盒气压计的使用方法,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或千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