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真好》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的: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教学重点1、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2、了解选材的典型性。教学难点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师今天把句话改一下:韩老师说“有家长自四面八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么多的家长、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大家一定和老师一样高兴中有些许的紧张吧!这是老师本学期第一次在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面前上课,也是你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和我合作上语文公开课,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如何啊?(请一两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紧张、害怕、兴奋)大家不必紧张,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努力的,相信同学们在这第一次语文公开课上会给老师带来很多的惊喜和收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周素珊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让我们共同来体验这第一次的美妙吧。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昨天要求同学们提前做一些预习,你在预习的过程中认识了哪些生字,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1、首先请同学们到讲台上来把你认识的生字词语写在黑板上,难读的字要注上拼音。结实累累沉甸甸霎时间玲珑剔透十姊妹孵出来雏形丰硕稀疏柚子2、然后请你说说你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巧。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第一次?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2、这些第一次作者都是详细描写吗?(不是)哪几个第一次作者详写了?哪几个第一次作者是略写的?(在材料的安排上这就叫做详略得当)(板书)3、在详写的两件事中作者得到的情感体验是一样的吗?(不太一样。第一次他见到的是一幅硕果累累的画面。所以体验到的情感是: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二则材料,写他第一次见到孵化的小鸟,感觉比较复杂,一开始是一阵惊喜,但接着,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4、通过以上两种情感体验,你认为作家周素珊所说的“第一次真好”,究竟“好”在哪里?(速读课文,找出答案)(好在奇妙、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5、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文中哪一句话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6、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这句话?(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才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7、这样大的关于人生的主题,作者却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来表现,这种写法叫做什么,你知道吗?(以小见大)板书设计:第一次真好1、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美好)真奇妙。2、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新奇,难看)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观点:“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四、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课文语言本文的语言不仅清新自然,而且有很多词语用的很准确,下面请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两幅图,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他们的特点(雏形、具体而微)1、“雏形”和“具体而微”在文章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2、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发现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表面看上去很矛盾但却蕴含深意,你们在读文章的过程发现了吗?说说你的发现。①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思考:为什么景色不见得很美,却说是一幅风情画?能不能把“风情画”换成“风景画、风光画”?②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思考:“俗子”在注释里解释为“鄙俗的人”,作者能在这样微小的事情中感悟出这样深刻的人生道理,真的是一个鄙俗的人吗?为什么这么说呢?(说自己是“俗子”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说自己没有享受过田园生活”为后面写自己看到“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产生的喜悦和新奇”做了铺垫)③第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