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3现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视角1现代史的中外对比1.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比较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相同点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突破了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不同点由和平和合法斗争逐渐过渡到暴力革命一开始就把成立武装、建立政权和争取群众结合起来以总暴动的形式首先占领中心城市,然后很快波及农村从农村割据开始建立革命政权,长期形成两个政权的对立,直到最后夺取中心城市过程从武装起义到夺取政权,迅速而较容易从武装起义到游击战争再到正规战,经历了几十年漫长曲折的过程2.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性共同点(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说明)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十年“文化大革命”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营企业,同时大力招商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视角2世界对中国的影响1.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2)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3)以工代赈,开拓国内市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4)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5)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2.美苏“冷战”局势的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政策。(3)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4)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5)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加重大国际组织活动。3.多极化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战略对策(1)挑战①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两极格局瓦解后,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首位,发展科技成为重点。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是又一挑战。③特色道路的挑战: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何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中国面临的又一大挑战。(2)战略对策①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搞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事业,参与国际竞争,利用有利因素,抵制外来不利影响。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针对训练1.(2017·山东潍坊高三检测)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心照不宣”()A.体现了冷战局势的缓和B.避免了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C.说明三国有着共同利益D.意在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答案B解析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中在亚洲进行热战的表现,因此并不能体现冷战局势的缓和,故A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