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奇妙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测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在这本最大的书里。1、会认10个字,会写11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一、直入课题,设置悬念1、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及喜爱的生词。2、和同桌沟通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3、把自己喜爱的生词说给桌听,并说说喜爱的理由。4、全班沟通,把学习的字词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5、同桌间用生字卡片互相抽查。6、找合作伙伴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7、回报自读,分段轮读,互相纠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朗读感悟,体会角色1、自由读:“叔叔”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请赶快读一读吧!2、伙伴对读:和伙伴合作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再说说你学到了什么?3、读中悟:⑴出示文中的问句和感叹句,指导读好这些句子。⑵进入角色读课文,老师巡回指导,提示读好人物的对话。⑶表演读,进行评议。⑷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提示:①熟练对话,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②爸爸在文中一句话也没说,可以给他设计动作。⑸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四、总结延伸,启发感悟1、你能猜出川川长大后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2、你认为这本最大的“书”有趣吗?怎样才能和叔叔一样,读懂这本“书”呢?五、指导写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巩固练习“我会填”(引导发现规律,适当扩展)七、实践活动1、收集当地的一些岩石标本。2、读《自然百科全书》,把读后的体会说给家长或同学听。《最大的“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读“质”等重0个生字,会写“册”等重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教学难点: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2、化石和矿石标本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教学类型:精读课。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日学习的—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二、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分角色朗读三、分组议读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除了书晒纳感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沟通各自的思考结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汇报沟通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沟通学习结果,师随即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卡片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波浪二、自读课文,相互沟通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沟通)。学生沟通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三、总结谈话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3、书写字的笔顺,边指导边书写。4、学生写字,师随即指导组织评议。五、拓展阅读绿色情报员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就被小桃树挡住了。“你能干什么?’”燕子问“我能预报农时。”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