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学习目标: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件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4.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2.学习难点:学习目标3.4.学习设想: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表文中的一篇代表作,“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此表用散体写成(唐宋以后写表多用骈体文),也是古代散文一名篇。“表”即奏表,是臣下给君王的上书。臣下上书奏事,陈述己见,提出建议,有所谏诤。诸葛亮在出征时,以深怀托孤之情、肩负丞相重任忧虑国事的心意给后主刘禅进此表,其情其辞自有其特点。“表以陈情”(刘勰《文心雕龙·章表》),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教学中要突出这点。疏通文字,懂得词句,是理解古文的基础。教学中要把这个基础打扎实。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加强诵读、背诵练习。学习安排:学习时间: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重点:1.介绍文章的背景;2.正音、诵读课文。一、导入新课(猜想法)1.今天我们先来搞个竞猜,猜猜他是谁?要求:认真听完选项再作回答,不得违规!A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评价他:“出师未捷人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B更有人高度赞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他被认为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在《水浒传》中梁山的军师吴用此点可以与之相匹;D“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E我国民间还流传他的很多发明,“孔明灯”“木牛流马”等。2.导入:诸葛亮不仅有如此影响,他的文才韬略更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屏幕显示标题)二、作者简介1.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诸葛亮的故事吗?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2.总结介绍: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刘备三顾革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后,他建议刘备称帝,并自命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刘样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得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传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在文学事业方面,诸葛亮的成就没有他在政治、军事方面那样引人注目,也不能与他的政敌、部下文人集团的领袖曹操相比肩。然而,诸葛亮的散文,却具有独特的风格: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三、解题,背景了解1.什么叫“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臣于向君主陈述自己的请求、愿望或意见的一种文书样式,也叫“奏章”或“奏疏”。本来,我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