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目标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3.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2.学习象征手法。教学时数:二课时。一、文本引读: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高傲呻吟翡翠掠起困乏蜿蜒2.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二、整体感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6)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第二部分(7-11)。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部分(12-15)。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三、研读探究1.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海燕有什么表现?2.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3.7—11节: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4.齐读12—16节,学生思考:在这革命高潮中,作者怎样描写海燕?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5.象征手法。6.有力的对比和烘托。四、品读鉴赏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作者为什么用黑色的闪电来比喻海燕?又为什么用“高傲”来修饰“飞翔”?2.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体会“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五、应用拓展运用比喻手法,依照“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按照下边的意思各造一句比喻句。1.形容列车在原野上驰驶。(列车风驰电掣般在原野上飞驰。)2.形容月亮又圆又亮挂在蓝天上。(银盘似的月亮挂在蓝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