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识记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重点)2.掌握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重难点)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组成(1)从形态上看①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②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2)从空间分布上看水体特征海洋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占全球水量的96.53%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大气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3)从水的运动和更新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2.水圈的特征:连续但不规则。[特别提醒]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及主要环节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水循环A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B①蒸发、⑦降水陆地内循环C⑧植物蒸腾、③降水3.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自主诊断]1.自然界中的水都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海洋中。()2.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3.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4.大气环流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5.三种水循环类型中,循环水量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6.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提示】1.×自然界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中。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因此井水与河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3.√黄河下游河段因中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在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淤积而成为典型的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因此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4.√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主要是借助大气环流实现的。5.×在三种水循环类型中,海上内循环的循环水量是最大的。6.×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蒸腾和降水,因此只要是陆地上的且发生了蒸发、蒸腾和降水,就是陆地内循环,因此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合作探究·攻重难]相互联系的水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思考交流】1.从空间分布看,长江水属于何种水体?【提示】陆地水体中的河流水。2.哪些水体能够补给长江水?【提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沼泽水、地下水、湖泊水等。3.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提示】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处于汛期,水位高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归纳总结]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列各图)(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补给水源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图a)雨季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图b)春季有明显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