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旅游活动【知识网络】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2.地理环境与旅游。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考点透视】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的主体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的客体旅游业:旅游媒介(2)旅游活动的作用满足人类需求:休息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脑力;积累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交流(4)旅游业的特点: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较小,人员培训期短等特点2.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本质属性分)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地理、生物;地貌景观处于相对重要位置,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景观: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情;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教育性意义大(2)旅游资源的特性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长存性。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3)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修建旅游设施;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化古迹受到损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游览价值:首先是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其次是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第三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市场距离: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地区接待能力: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3)我国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西湖、白头山天池、“天涯海角”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明孝陵、避暑山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革命纪念地: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民族风情:汉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十大风景名胜: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3)旅游区的建设与保护——为什么要保护、怎样保护【典例精析】例1:欣赏下列景观时,怎样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1)蓬莱阁“海市蜃楼”(2)钱塘江大潮(3)庐山瀑布(4)人在画中游解析: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要想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必须首先对景观的形成原因、出现时间、主要特征等作一番全面的分析了解,这样才能把握观赏时机、选择最佳位置、抓住景观特点,并以情观景,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海市蜃楼的成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和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质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因此要欣赏到这种奇异景观,必须把握最佳观赏时机。钱塘江潮的形成:潮汐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海水的定期涨落现象。每年的中秋节是日、月对地球引潮力最大的时候,由于海水的磨擦,形成“八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