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通过学习了解旅游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通过学习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理解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学会通过案例说明旅游业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一、旅游业1.概念:是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业。它主要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内容在内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经济意义(1)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2)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加快货币流通。(3)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4)扩大就业机会(劳动密集型产业)。(5)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环境(1)不同环境形成不同的景观,旅游价值有所区别。(2)同一旅游区,旅游价值也往往因季节变化等而有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1)旅游者的经济收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2)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过远、途中耗时过长也制约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资源质量:旅游景区的景点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2)集群状况:是否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3)地域组合:同一区域内是否拥有特征相似且更具价值的资源。旅游地交通的通达性:旅游地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1)旅游地要建设与旅游活动相配套的设施,提高旅游地的接待能力。(2)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社会环境:包括政治、文化和治安等因素。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积极影响(1)促进环境及文物保护。(2)弘扬民族文化。(3)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4)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消极影响(1)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2)破坏动植物资源:盗挖珍贵花木、偷猎野生动物。(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乱设摊点、旅游设施的建设,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对策(1)自然景观区: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加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护景观生态系统。(2)古代建筑景观:修复文物古迹应“修旧如旧”;扩建、新建建筑物应与原有文物古迹相协调。一、判断题1.旅游业是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业。()2.对旅游业引导和管理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3.旅游的文化交流能推动各项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4.旅游地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5.过度开展旅游活动,可能加剧生态破坏。()答案:1.√2.√3.√4.√5.√二、选择题1999年以来,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我国在“五一”“十一”、春节期间采取延长假期和调休的办法,使得假期长达一周,人们称之为“黄金周”。据此回答6~7题。6.1999年以来,我国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条件好转B.旅游地区接待能力提高C.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多D.旅游者经济条件的改善7.许多著名旅游区游客爆满表明了()A.旅游区的接待容量是有限的B.交通的通达性差C.各景区的游览价值提高D.市场距离缩小答案:6.C7.A8.旅游者的经济收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A.欧洲B.亚洲C.非洲D.拉丁美洲答案:A9.以下有关旅游业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旅游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能促进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B.旅游业资金投入大,所需劳动力少C.旅游业不需要资金投入,但所需劳动力较多D.旅游业能带动餐饮、交通、商贸等多种行业的发展答案:D10.有关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自然资源为基础B.以出售劳动产品和提供服务取得收入为特征C.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等特征D.投资大、收效慢、利润高答案:C旅游业【合作探究】读教材P74图3-3-1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1978-2005年)和P75图3-3-2世界国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人次,探究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旅游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2)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