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及其发生的条件。2.通过实例和练习学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实验[2-1],引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学生通过实验[2-2],探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3.学生通过实验[2-3],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三.教学过程1.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请同学回忆什么是离子反应?[问题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是否任意两种或多种电解质溶液混合都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呢?[演示实验2-1]1、CuSO4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2、Cu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交流与讨论]1.实验1无明显现象,原因是什么呢?2.实验2中反应说明了什么?[小结]1.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本质:Ba2++SO2-4=====BaSO4↓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讲解]以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为例来研究一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写”――根据客观事实,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例:BaCl2+CuSO4=====BaSO4↓+CuCl2②“拆”――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把难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化学式表示。Ba2++2Cl-+Cu2++SO2-4=====BaSO4↓+Cu2++2Cl-③“删”――对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相同离子,把其中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应按数消掉。Ba2++SO2-4=====BaSO4↓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小结]1.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以上三种情况:①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并且处于澄清状态时,应将微溶物写成离子形式。如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CO2,其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②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且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将微溶物写成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浓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a(OH)2+CO32―==CaCO3↓+2OH―③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应用化学式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硫酸,其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SO42―==CaSO4↓+2H2O(2)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例如,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之间经加热生成氨气的反应,尽管是复分解反应,但不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参与反应的,就不能用离子反应表示,只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多元强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中拆开写;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则不拆开写。例如NaHSO4与Na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NaHCO3与Na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OH―=H2O+CO32―(4)单质、氧化物、沉淀、气体在离子方程式一律写成化学式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练习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HCl+NaOH②HCl+KOH③NaOH+H2SO4④H2SO4+KOH[交流讨论]通过这些离子方程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可见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一样,化学方程式仅代表某一个反应的情况,而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设问]是否所有的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H++OH-=H2O?[练习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Cu(OH)2+HCl②CH3COOH+KOH③Ba(OH)2+H2SO4[小结]H++OH-=====H2O表示强酸+强碱生成可溶性盐+水的这一类反应的本质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设问]在什么的情况下,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就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呢?[学生实验]实验2-3现象及离子方程式1、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SO42―+Ba2+==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