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机制中注入民主管理的新活力】工作机制范本时代发展呼唤学校民主管理,而学校民主管理呼唤民主型校长。学校民主管理,也许没有人怀疑它的必要性和意义,但又很少有人相信民主管理在现实的中小学中能够很好地实践。这是一种困境。人们之所以认为学校应该实行民主管理,因为这首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决定的。而人们的怀疑态度则源于对现实状况的一种基本认识。很显然,破解这个难题,对于推动学校民主管理,进而促进社会民主都具有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自觉主动地落实,让民主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一种文化。我以为,师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人。校长理应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更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这几年来,我校出台了一系列的让师生员工走向管理前台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从而在管理机制中不断注入民主管理新活力。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让每个领导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科学地运用集体决策的智慧和优势,既能弥补个人决策的不足,避免个人决策的失误,又能增强集体的合力作用,同时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要求。我们在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主决策程序,自觉落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即“三重一大”)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比如,学校发展规划、中层干部的选聘任用、年终考核奖的发放等,做到事先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做出必要的调研和论证。一般先与书记沟通,让分管副校长提出初步意见,最后经校务会或行政会议或教代会通过做出决定。对大宗物品采购、重大设备添置则采用项目招标的方式,坚持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努力做到物美价廉。对集体决定则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不相互推诿,校长则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负责。在实践中我个人奉行“领导可以越级检查,但一般不可以越级布置,教工可以越级汇报,但一般不可第1页共7页以越级请示”的原则,避免信息出现短路、断路和失真,理顺管理层次和权责关系。校长要有广阔的胸襟和气度,善于抓大放小,比如,我提出“校长出思想,副校长出思路、中层干部出举措,普通教工出行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自己有更多精力谋划发展和破解难题。再如怎样处理好党政及班子成员关系,我们则强调“倒位、补位但不越位;建功、立功但不居功;听从、跟从但不盲从”等管理要求。中层干部竞聘制――让人人有机会参加竞争作为一名外来校长,2000年初来甘泉,我对自己提出了“工作的起点是调查研究,工作的重心是以人为本,工作的作风是扎扎实实”的要求。我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和广大教职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实想法和迫切要求。通过两个多月的走访和调查,我已基本上对甘泉外国语中学的组织结构、员工素质水平以及需求特点有了整体的了解,也听到了群众对学校某些中层干部的不满和意见。作为校长要引领学校有所发展、有所超越,仅靠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组建一支正直、团结、有作为的领导团队,但是干部任免问题历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会牵涉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加之我又是初到甘泉外国语中学,如何调整充实组建一支新的干部梯队成了当时面临的一个难题。通常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都是任命制,当上中层干部后基本上也是终身制,一般只能上不能下。由于干部选拔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因而缺少压力、动力和活力。经过认真讨论和慎重的考虑,党政班子研究决定:今后学校中层干部上岗一律采用竞聘制。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干部选拔、监督、考核、流动的新机制,创造公开、公正、平等的竞争氛围,让那些群众基础好,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走上管理岗位。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校早在2002年2月就正式启动了中层干部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机制。经过自荐、他荐――初选――竞聘――评议――审核――认定的程序,三名老师分别从普通老师和年级组长的岗位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他们富有激情,勇于创新,踏实工作,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执行力。第2页共7页我校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当时是XX省XX县区学校中的第一家,为区内其他学校的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现已成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