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语文上册 19《船过三峡》教案3 浙教版-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四年级语文上册 19《船过三峡》教案3 浙教版-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2
四年级语文上册 19《船过三峡》教案3 浙教版-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2
船过三峡【设计理念】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赞山水之奇,品语词之精,叹传说之神。2.提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学字词,使其自行掌握背诵方法。【设计特色】“读山、读水、读人、读文”融为一体。【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引入。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书写不错,谁愿上来展示一下,写一个“峡”字?“峡”指什么地方?能根据这个字来揣摩一下吗?(两山夹着的水道)二、听读,体味。1.三峡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老师读“从重庆到武汉⋯⋯游览⋯⋯世界闻名⋯⋯”(看地图课件)2.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咱们得好好研究?(“世界闻名”)3.去过“三峡”的同学请举手。去过的证实一下,没去过的,听听老师诵读课文。(1)背诵“山好奇啊!”这一段。见到过像仙女的山峰吗?(不时与孩子交流,引学生进入课文,体味山奇)(2)水好急啊⋯⋯听到什么?涛声哗哗响。(引导学生读好“哗哗”)船好险啊⋯⋯(教师读得气势磅礴。引导学生感受、体味)三、范读、感受。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没有,我已经背出来了!知道为什么吗?谁愿意向我学?谁敢于超越我?(激励孩子)四、自学、理解。1.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提出来,和老师讨论。(用5分钟,读记生字)2.正音:乘cheng模m63.听写:闯撕嘶吼叫漩涡五、赏读、感受(神女峰的故事)。师生对读。边读边研究:绿色的长裙是谁给做的?她指谁?多美的传说,多美的故事,它让长江三峡更传神!(充分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可根据训练目标,指导背诵三段课文,领略三峡美景,积累本课词汇。一、速读。谁能各用一个字归纳2、3、4段主要讲什么?(山、水、船),各用两个字怎样归纳?(山高、水急、船险)二、诵读积累。定向: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背诵2、3、4段课文。学第二节——山奇1.自读。2.研究:“刀砍剑劈”和“笔直陡峭”中的哪个词关系最密切?“云雾缠绕”和“起伏高耸”有什么关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的方式进行练习)3.看提示背第二段。学第三节——水急1.自读。说说哪些词写了水急,你看到了哪些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研究词语。(1)听到什么声音?(研究“涛声哗哗响”和“嘶鸣吼叫”的含义)(2)理解“野马奔腾”这个词。请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写“骏马奔腾”。(3)“撕咬崖缝”是怎么一回事?水怎么会撕咬崖缝?(以上“研读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4)江水为什么会“七弯八拐”“东闯西撞”?3.指导读出“水急”的气势。4.看重点词背诵。学第四节——船险1.研读。说说哪一处最险,为什么。(自学、交流)2.边读边议——大轮船开到什么地方像摇篮?(江水翻卷)为什么有浪花飘?(波浪推波浪)“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崖又好像要掉下来⋯⋯”和第三段的哪句话有关系?(七弯八拐)3.背诵第四段。(请学生自行表演“背诵”,并让他们体味“险”)三、准备并背诵3、4两段。让学生以小组诵读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并互相评价。四、看录像记词语。(书面完成)将“三峡风光”制作成约5分钟的课件,内含文中出现的词语,让学生边欣赏,边积累。【评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本案的最大特色便在于以“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串起了读、背、品、悟的心智活动,如让学生感受江水何以会“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去体会近处的“水急”和远处的“山奇”,从而感受到“船险”。于是学生读出了“水急”的气势,也贯通了下面的文句“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崖又好像要掉下来⋯⋯”教师点化之功力,于此可见一斑矣!(周一贯评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 19《船过三峡》教案3 浙教版-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