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名著导读复习策略VIP免费

名著导读复习策略_第1页
1/10
名著导读复习策略_第2页
2/10
名著导读复习策略_第3页
3/10
1入乎其内超乎其上——浅谈2011年高考名著导读复习策略江西省瑞昌一中张曦一、考点解读(一)考试说明文学名著阅读是今年新增加的考点。江西省考试说明这样阐述:能力层级:识记A考试内容:了解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文学名著阅读篇目:《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堂吉诃德》(二)考点预测1、可能考查题型单项选择题,四选一,“选择正确的一项”或者“不正确的一项”。赋分3分2、可能考查难度江西卷将本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位为A级,即“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从能力层级的定位看,考查文学名著阅读,目的是检测考生是否完成教材所推荐的阅读作品和以及能否对相关文本达到基本理解的程度。就考试内容来看,“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应包括以下内容:主要情节、重要细节;主要人物(包括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整体把握)。就名著数量看,江西卷划定了8部名著。我对我校某文科班进行了调查统计,学生排定的7部小说由难到易的顺序是:《三国演义》《红楼梦》《大卫科波菲尔》《堂吉诃德》《高老头》《巴黎圣母院》《家》。主要感到困惑的是前两部小说人物众多关系纷繁;中间两部篇幅较长,外国人名难记难认,结合今年首届新课标的高考背景形势来看:本题应该属于较为基本的识记部分,难度不会很大。2二、范题例说(九江二模名著导读题)6.下列各项中有关中外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家》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细腻深切感人,如鸣凤投湖自尽前无比痛苦怨愤的心理独白,梅与瑞珏两位善良的“情敌”谈心时彼此灵魂的剖露等。B、爱斯梅拉达被误认为是攻打巴黎圣母院的幕后主使,最终判以绞刑。荷兰塔里的隐修女居第尔并不知道她是自己的女儿,反而感到一阵复仇的狂喜。C、王夫人想了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贾府迎娶宝钗为失玉后变得昏愦的宝玉冲喜。娶亲之时,黛玉却在焚稿断情,绝命之时只有迎春在侧,凄绝惨绝。D、平定黄巾军后,刘备任安喜县尉,恰逢督邮巡行至县,作威作福,逼勒县官吏。关羽见后大怒,将其扯到县衙前马栓上绑住,折下柳条痛打。试题分析:选择AA项考查了《家》中的两处著名细节,“鸣凤投湖”展现了身为下贱的鸣凤坚守坚贞的爱情和高贵的品格而必须付出献出生命的代价的凄绝;“梅珏谈心”则描摹出两位女子善良、真挚、相互理解关爱、毫无龃龉的内心世界。B项考查了《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情节:爱斯梅拉达被判以绞刑,隐修女居第尔尚未认女,为复仇而狂喜。选项故意将原因“刺杀弗比斯”陈述为“被误认为是攻打巴黎圣母院的幕后主使”;C项考查了《红楼梦》中宝黛爱情被破坏的最主要情节“偷梁换柱金玉结缘;焚稿断情,魂归离恨”中的重要细节:献计者为王熙凤;主理丧事的是寡嫂李纨;选项故意张冠李戴;3D项考查了《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张飞怒鞭督邮。展现的是桃园结义后刘关张之间坚不可破的兄弟结义之情。从人物性格角度将这一直接粗豪的行为强安在关羽身上。三、二轮复习策略1.以课本导读指导深度阅读必修一到必修五课本中关于名著的导读内容涵盖作者生平、创作成就、本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命运评析、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等,是对本名著的整体介绍,在二轮复习阶段,它能有效地起到强化考生对名著整体内容的把握的积极效果;并且,在课本导读中所提及的重要情节和人物,极有可能成为首次考查名著导读的设项对象。针对这一点,我建议在备考时,要重视课本导读内容,针对其中重要情节和重要人物去对应阅读原著中的相应内容,体会人物性格。以课本为纲,指导阅读方向。2.以图解梳理结合具体阅读在去年的南昌研讨会上,命题组长曾说过考查目的是要看考生是否真正看了这几本名著。因此我们复习备考当然不能只备考课本导读,当然还应该重视对小说原著的整体阅读。列入考察范围的名著学生在高一高二应该大部分都认真阅读过,但对于那些具体内容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晰。在二轮复习中,为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我们老师要能帮忙分忧,力求能化繁为简,理丝为帛,帮学生头脑清明,从而面对考试信心百倍。为此我尝试以图解的方式梳理了七部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以人物关系带动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名著导读复习策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