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系列之二:《傅雷家书》“名著阅读”系列之二:《傅雷家书》一、内容简介《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育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人成才的人生真谛。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二、阅读感受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感染启迪。三、阅读指导:滴血的父爱(一)掏心掏肺的爱。在家书中傅雷夫妻总能尽可能亲切地称道:亲爱的聪儿!亲爱的孩子!似乎在抚慰又似乎在“名著阅读”系列之二:《傅雷家书》轻轻的呼唤在外的游子。在每份家书中的开头我们都能明显感觉到傅雷夫妻受到海外儿子信的那份激动,以及久久未得信时的那份焦急与渴盼。信中有这样一段“⋯⋯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所以只好作罢。可是没有一天不想你的,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我看完就想起高考那段时间每天爸妈都陪我看书到十二点以后,我顺利地参加高考父母却差点患上失眠症。另外当得知儿子要回国演出时,傅雷夫妻又是欣喜又是焦虑,为了儿子能更好地在外学习最后他们毅然鼓励傅聪放弃回国演出。正是有着太深的爱,才有那么多的放不下和那么多的折磨。忽然想起我看到过的一段话,我改了一下,“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做你们的孩子,因为你们为我活得太辛苦!”(二)平等的爱。很多人认为《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我却认为更像充满友爱的朋友交心的作品。不论从傅雷说话的语气还是从他说话的内容,我都认为傅雷是以一位朋友一个知己的身份在和儿子亲切地交谈。在家书中傅雷总是尽量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与儿子交谈,他曾经提到,“⋯⋯你的父亲还没有很落后,他也在进步,他也希望他的一些思想还不会跟不上⋯⋯”。事实上傅雷确实是如此,他总是在学习,在寻找与儿子的共鸣点,他在家书里经常与儿子探讨艺术,讨论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讨论自己的心得。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