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大气压强测定的方法、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论。(4)能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2)通过实验探究测定大气压强,使学生感受到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体会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猜想、实验验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体验和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悦,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3)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兴趣。【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教学资源】1、教师工具:真空压缩泵,模拟马德堡半球,矿泉水瓶,水,玻璃杯。2、学生工具(学生4人1组):光滑玻璃板,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0N),小皮碗(25个)。【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验一:在矿泉水瓶周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向扎有小孔,装入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们思考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实验二: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盖上瓶盖,拧紧后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演示实验一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二拧紧瓶盖后,喷水现象停止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小组内的激烈讨论和大胆的猜想,为本节课的课题顺利引入作以铺垫。2、学生自主探究,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为什么把瓶盖盖上以后水不会流出啦了?学生:有什么堵住了出水孔。教师:是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孔的周围有什么?学生:空气。教师:不错,准确来讲是大气压,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3、探究大气压强的值教师:知道了大气压的存在,它的大小又是多少呢?现在我们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来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实验演示)教师:请大家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①玻璃管内的水银为什么没有全部流下来?其上方的真空是如何形成的?②玻璃管内高出来的这部分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何计算?③等压面的建立依据了液体压强的什么知识?科学家托里拆利是如何巧妙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小组讨论交流后,老师规范问题的答案同时分析实验原理。教师:正是大气压强支撑着高出来这部分液柱,并且大气压强的大小决定着它所能支撑的液柱的高度,这样利用液柱所产生的压强就可计算出大气压强,这种科学方法被称为等效替代法。教师: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标准,大气压也例外。物理学上把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4、大气压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大气压力和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身边就有各种各样的例子,你们可以告诉我几个例子吗?学生:吸盘,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