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墨子子学习目标一、深入了解墨子学说的思想内涵,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二、学习墨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救世的精神。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这时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迅速的变更中。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诞生了——他就是墨子。墨子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一系列为广大平民利益而着想的解决社会危机的方针和措施,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着真理和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和努力。导入作者简介墨子姓墨名翟。他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文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的社会团体。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墨子的忠实信徒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而且还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为己任。墨子又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四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学说思想背景简介墨子生活在先秦那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争锋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返回1.通假字(1)贵必敖贱敖,通“傲”(2)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以,通“已”,已经(3)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4)辩其故也辩,通“辨”,分别,辨别(5)苟君说之说,通“悦”(6)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腰”的本字(7)教驯其臣驯,通“训”(8)破碎乱行碎,通“萃”,聚集2.古今异义(1)以不相爱..生古义:相互关心爱护。今义:男女之间产生爱情。(2)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古义:两个词,从,接着;而,顺承连词。今义:连词,连接上文的原因、方法和下文的结果、目的;因此就。(3)破碎..乱行古义:破,人群分散;碎,通“萃”,聚集。今义:①破成碎块;②使破成碎块。3.一词多义以不相爱生(因为)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之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的')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