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4月8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伴随着夹杂着各种酒气的空气和满脸睡意的同学们,踏上了通往韩国中央博物馆的列车,在博物馆门口与教授和其他同学们集合并拍照留念,至此开始了为之一上午的博物馆参观。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此行的博物馆,这所国立中央博物馆是韩国2005年10月28日乔迁至龙山区的新馆,这所博物馆占地面积9.3万坪,展区面积8,100坪,展出文物1.1万余件,是世界排名第六大的博物馆。我们跟随着博物馆讲解员参观了4大神兽壁画,说实话,以前听说过四大神兽,但今天是第一次见到实物描绘的四大神兽,虽说看不怎么清晰,但还是能想象到当时四大神兽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接着去参观了百济金铜大香炉百济金铜大香炉百济金铜大香炉1993年出土于韩国钟清南道扶余郡一座古寺的考古挖掘,香炉高64厘米,直径19厘米,重11.8公斤是当时挖掘出土的450件文物中最大的一件。金铜大香炉由香炉盖、炉身、底座组成。香炉盖顶部刻着凤凰,下面有五位乐师在演奏乐器。74座山峰上刻着大树、岩石、溪水及瀑布,还刻着老虎、鹿、大象、猴子等42只动物和6种植物、12个人物。共设有12个孔,顶部凤凰的胸脯上有2个,围绕着山峰有10个,点燃香火时,烟雾如同雾霭缕缕升起。香碗,也就是炉身上刻着含苞待放的荷花和花瓣间的两个人以及长着翅膀的鱼儿、鸟儿等27只动物。底座上刻着一条曲颈躬身、腾飞起舞的龙。香炉盖寓意大地,炉身和底座寓意着水,其基本思想源于阴阳原理。然后是三国时代新罗的金冠,可以看出当时新罗的“黄金文化”水平发展之高,金冠之上还镶嵌着玉石,可以想象当王与王妃戴上金冠时,各种金银首饰熠熠生辉,以此来体现王族的尊贵和地位的高尚。这顶金冠是韩国金冠中历史最悠久的,基本形状呈三个“山”字形与两个鹿角形,与西伯利亚的巫俗冠十分相似。因此,与新罗独特的墓穴—积石木椁墓穴一并成为可推定当时新罗统治阶级为北方系列的依据。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三国时代6世纪新罗出图的骑马人物土器,此文物高24cm,长29.5cm,从表面看起来起外观如骑马人,马之前胸有壶嘴,马的尾臂上方有杯状大口,此土器中空,有可能盛水或酒类,这件物品可以为研究当时古人的服饰和马具提供重要依据。回到大厅很明显的看到有一座大理石建造的石塔屹立在大厅中央,此塔高13.5m,是1348年高丽忠穆王4年建造的名为敬天寺十层石塔,塔顶石的屋檐沿用了高丽时代木质简直结构,而这种风格对朝鲜时期圆觉寺遗址十层石塔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听讲解员解说时听到此塔的基座有《西游记》中的场面和罗汉等图案,塔身雕刻有木2质建筑上常见的栏杆、斗拱和屋脊,石塔四周皆雕刻有许多佛像与菩萨像。并且此塔由144块大理石组成,并且每块大理石的底部都刻有排列此塔的顺序号码。从历史资料上得知1348年3月,施主姜融和高龙凤在位于开城丰德郡的敬天寺建造此塔。相传,姜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元朝的丞相,并借助其力坐上了很高的官位。姜融从元朝选拔工匠,建造了这座石塔。敬天寺十层石塔各层分离,塔基和一至三层的塔身上下分离。分离部分的里面分别写着“二层东南”等字样,这说明在建塔时,各个建筑构件应该用在哪个部分、哪个位置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由此推测,在建造当时,石塔是按照非常精确的设计图精密建造而成的。在韩国,大理石是不易得到的建筑材料,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在此之前,也没有在不太坚硬的大理石上尝试过雕刻技术,而在十层石塔上,却集中显示了精巧的大理石雕刻技术,可见当时建造此塔者的地位显赫,和对此塔的重视程度之深。再往前走,惊现的是《三国遗事》原版古书,这本书我印象很深,第一学期时上的有门课就叫三国遗失的世界,完全是韩文版的,今天才看到这本书的原面目原来是我认识的繁体字啊,如果当时用的是这样的讲义的话,可能最后分数会比较理想。现在对这本书最深的印象就剩<檀君神话>了。此书是由高丽时代僧侣一然所编撰,以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书,因为此书作者是僧侣,所以主要以佛教历史与传说为重点,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文学资料,其中的用乡札标志法记录的新罗乡歌,更是极其珍稀的文学与语言学史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