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坡屋面现浇混凝土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迎合人们生活多样化选择的需求,近几年来,在建筑设计上呈现出许多新颖别致、纷呈多样的坡屋面结构。但往往由于坡屋面在施工中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极易引起渗漏。本施工方法针对坡屋面结构特点使用一种操作简易,切实可行的双层模板安装体系,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二、特点⒈传统上坡屋面(通常指坡度在25°~60°之间的坡屋面)施工中往往采取安装斜坡底面模板或在钢筋面上附加一层钢丝网进行浇筑、拍实,但由于坡陡,在振捣过程中往往造成混凝土滑落、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只能在斜坡面上在无约束呈滑落状态下自然成型。混凝土浇捣密实性难以得到控制,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给混凝土结构施工留下渗、漏隐患通病,而安装双层模板后则克服了混凝土滑落的缺陷,混凝土浇捣成型后易于达到密实的效果。⒉采用竖向定位木龙骨做为控制坡屋面结构的厚度及安装面层模板的依据,面层模板则预先制做好,施工时采用逐级摆放、安装,逐级浇筑,模板安装与浇筑混凝土互不干扰工作面,相互依次循环进行,操作简单、方便,能保证结构密实、截面尺寸正确及表面平整,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成型的质量。三、适用范围对于设计坡度小于25°的坡屋面,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骨料下滑力较小,因此可参照有梁板的施工方法安装单层底面模板后进行振捣、浇筑;对于设计坡度大于60°的坡屋面则可参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安装双层模板后进行浇捣。本施工工法适用于通常设计坡度在25°~60°之间的密实性的坡屋面结构。四、工艺原理-2本施工方法是在按要求安装好坡屋面底层模板后,依据坡屋面的走向沿坡底至坡顶的方向布置竖向龙骨,竖向龙骨与底层模板间通过限位止水螺栓进行夹固、定位,以此来控制结构的厚度及安装面层模板的依据。面层模板则根据放样的结果予以事先分级预制,安装时将面层模板摆放进竖向龙骨之间,通过铁钉将面层模板与竖向龙骨钉牢即可。木工绕坡屋面四周从下至上分级安装面层模板,每安装完一级即可浇筑混凝土,泥水工绕坡屋面四周浇筑已安装好一级模板的混凝土。采用逐级安装、逐级浇筑的方法、相互依次循环进行,直至浇筑结束。五、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⒈工艺流程放样立钢管支承架技术复核安装底板主楞木安装底板次楞木安装底层面板弹线、放样(限位止水螺栓)的位置钻孔,模板面清理安放限位止水螺栓布置竖向龙骨,并锁紧螺栓螺帽现场预先预制做好面层模板(宽度以30cm~50cm,长度以90cm~120cm为宜)并编号-3⒉施工要点⑴为了避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板面钢筋下陷,保证板筋的有效高度,在双层钢筋网之间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凳筋,支撑马凳筋不小于φ10,当板筋≥Φ12时,间距不大于1000mm×1000mm,当板筋<Φ12时,间距不大于600mm×600mm,同一方向上的支撑不少于2道,且距板筋末端不大于150mm。⑵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技术复核绕斜屋面一周安装第N级面层模板浇筑结束养护浇筑第一级混凝土浇筑第N级混凝土循环进行拆模-4造成露筋。⑶马凳筋与上、下层钢筋接触点采用点焊,同时在其周边2~3道范围内的上、下层钢筋网也采取点焊,以加强钢筋网整体稳定性。⑷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铁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⑸竖向龙骨可采用40mm×60mm或50mm×50mm方木双拼,布置间距依据面层模板模数级而定,竖向龙骨双拼间的空隙用小木条夹钉(见图一及1-1剖面图),竖向龙骨与底层模板间固定采用对拉螺栓高度限位加焊止水片,限位止水螺栓布置控制在1000mm~1500mm左右,这种做法不但能保证结构厚度,还能延长渗水路线,增加对渗透水的阻力。止水片与螺栓应满焊严密。安装完毕经技术复核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1竖向龙骨空隙处用小木条夹钉,以防漏浆竖向龙骨采用40mm×60mm或50mm×50mm方木双拼-5⑹面层模板经放样予以事先预制好,宽度采用300mm~500mm,长度采用900mm~1200mm为宜,预制时尽量采用同一模数级,不足处经现场放样后确定,这样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