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读后感我仿佛看见,在另一个空间里,400年前的丹麦王室中,时间被定格在那一秒,空气那样沉重,沉重得光阴载不动。一个英俊的王子,或者说一个斗士,倒在血泊中。他的嘴角露出久违的正常人的微笑,看着眼前这场由权势和阴谋导演的悲剧,他释然了。英国人的铁蹄踏到了他们的国土上,一切新仇旧恨都随之烟消云散。当我静静地闭上眼,我不想回忆,记忆中的哈姆莱特的离开,我不想我的记忆中有他离开的影子,不想看到他那茫然的眼神环顾着丹麦王朝。他曾经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他称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仁人,然而他却在迷茫之中走向死亡。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轻易地生在一个皇帝家族,当闻知老哈姆莱特被毒蛇咬死之后,昔日的杨柳稀稀,雨雪霏霏。当哈姆莱特再次步入神圣的丹麦王宫时,与自己尊敬的父亲已是天各一方。世事在生死之间时,人即使身不由己也还有一丝转圜的余地,然而哈姆莱特从失去父亲那一刻起,人间就沧海桑田了。曾经,他有英武贤明的父王,美丽贞淑的母后,娇美动人的恋人,他是一个命运的宠儿,他还注定可以子承父业,登上王位。他的世界就像《格林童话》中每一个故事的结局一样,充满玫瑰色的幻想。暴风雨袭击的永远是那些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的人。当哈姆莱特还在天真地幻想着他的空中楼阁,一场意料之中的意外将他带回了现实,然而真正的现实更像一场梦。老哈姆莱特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正确地入了地狱。一个国王,在自己的花园里午睡,却永远地安息了,杀手居然是一条万恶的蛇。如果撒旦听说这件荒诞的事,肯定会以为人类比蛇更可耻。哈姆莱特的母亲还来不及从丧夫的悲痛中走过,却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不管是情非得已,还是她迫不及待,她的做法很显然刺第1页共11页激了可怜的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不能像诗人罗隐那样“今日有酒今日醉”,他的意志不是属于他的,他就像杂技舞台上的一只猴子,他的任务是逗台下的人开心,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台下人监视着。他面对眼前的事实,想寻找一个出口,然而一切来得太艰难了。一件伟大的事业负担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本身就是悲剧。哈姆莱特已经被安静的生活炮制了三十年,突然变化的天气都可能使他不适应,更何况是阴谋和背叛发生在他身上。那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一个很多人困在里面却不想打破那种表面的宁静的时代,然而,倒霉的哈姆莱特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来。当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死于非命时,哈姆莱特血气男儿的本色出来了——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给杀死。看到这,我很佩服哈姆莱特嫉恶如仇的勇气。然而,当老哈姆莱特把自己遇害的经过告诉他,当克劳狄斯的诡计在哈姆莱特脑海中形成完整的故事时,哈姆莱特开始陷入茫然中。一边是心中不平之火点燃的“鬼火”的忠告,一边是掌握实权,老谋深算的克劳狄斯,此刻哈姆莱特陷入例如冥想和忧郁中。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支起整个地球,这是符合理论的假设。哈姆莱特面对的不是假如,对他而言,复仇不是简单地让克劳狄斯见鬼去吧,而是要重整乾坤。一个农夫,可以轻而易举地捏死一只害虫,但是要庄稼免除虫害,却是一件很难的事。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发疯。哈姆莱特利用爱情欺骗了那个伪善的世道,让一切人都误以为他坠入情网,因为一个女人而痴颠疯傻起来。第一步棋,哈姆莱特走得“奇”。他要学会忍受无法避免的苦难,要若无其事的在众人面前装疯卖傻,他的思想渐渐开始成熟起来。整天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总会感到孤独无助。在这期间没有谁替他拭去眼角的眼泪,没有谁能理解他内心的孤独和恐惧,人们还千方百计地试探他,看他究竟有没有发疯。从某种意义上讲,此刻,只有哈姆莱特一个人是清醒着的。第2页共11页哈姆莱特就这样勉强背负着“重整乾坤”的重担,踉踉跄跄,无所适从。他痛恨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复仇,自责是“一个糊涂的家伙,”垂头丧气,一天到晚像在做梦似的,忘记了杀父的大仇人。他真的忘记了杀父的大仇了吗。没有,否则他不会准备那场“戏中戏”,但他的却没有采取任何对克劳狄斯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