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过关十酸和碱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Cl35.5Na23一、请你做出最佳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D答案:B解析:在烧碱溶液和食盐水中,存在阴、阳离子,故可导电。酒精溶液中不存在离子,不能导电。2+2NaOH====Na2CO3+H2O2SO4+2NaOH====Na2SO4+2H2OC.CuO+2HCl====CuCl2+H2O3+2HCl====CaCl2+H2O+CO2↑答案:B解析: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之为中和反应。4.在下列四份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溶液是C.pH=1的溶液答案:A解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答案:B解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显碱性。A.熟石灰Ca(OH)243D.纯碱NaOH答案:D7.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食物橘子汁四川泡菜牛奶鸡蛋清近似pH范围————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8.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曲线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发生反应,故一开始不会有沉淀产生(若一开始产生沉淀,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沉淀会溶解)。9.(2010山东青岛中考,4)闻名遐迩的崂山茶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处茶花长势不好,经测定,是由于该处土壤的pH为7.8造成的。在选择施用某种农家肥浇灌后,茶花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种农家肥的pH7C答案:B解析:原土壤pH为7.8,呈弱碱性,根据题意,此茶花应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加入的农家肥应为酸性,pH<7。10.(2010山东中考)在由CuCl2、H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2+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答案:B解析:该过程共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由于铁粉过量,所以,CuCl2、HCl完全反应,滤液中只有Fe2+,滤出的固体是铁、铜混合物,又由于铁置换出氢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而置换出同时溶液质量减小,因此在CuCl2和HCl的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二、请你做出合理选择,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A.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跟任何金属反应都能放出氢气D.跟所有的盐反应生成新酸、新盐答案:AB解析:C选项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D选项中,酸和盐要想发生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沿器壁慢慢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测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然后滴在pH试纸上D.探究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时,把鼻孔凑到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口闻气味答案:AC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1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一定量稀硫酸的有关性质,并绘制成如下几种图象,其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故增加水的体积,会使溶液的密度减小。14.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且会引起变质的是答案:C解析:A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挥发出HCl,质量减小;B选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溶液的质量增大,浓度减小,但是不会变质C选项,氢氧化钠易潮解,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固体质量增加,同时还会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引起变质;D选项,氯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化。15.用一种物质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答案:A解析: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不反应。16.(2010北京海淀中考)下列物质中,能用来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中和的是答案:D17.(2010北京海淀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3、Na2SO4、HClB.NaOH、NaCl、HNO34、NaNO33、KNO3、HCl答案:A解析:大量共存即不发生反应。B中NaOH与HNO3发生中和反应,C中MgSO4与KOH生成Mg(OH)2沉淀,D中NaHCO3与HCl生成CO2气体,所以不能共存。18.在常见的酸、碱、盐:NaOH、Ca(OH)2、HCl、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