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超重和失重Ⅰ1.实重与视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视重:①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②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知识点2】牛顿定律的应用Ⅱ整体法和隔离法(1)整体法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2)隔离法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板块二考点细研·悟法培优考点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深化理解]1.判断方法不管物体的加速度是不是竖直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2.易错易混点拨(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变化。(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例1[2014·北京高考]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1)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始终加速吗?提示:不是,可以减速。(2)物体离开手的瞬间,受什么力的作用?提示:只受重力作用。尝试解答选D。手托物体抛出的过程,必有一段加速过程,其后可以减速,可以匀速,当手和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当手和物体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物体从静止到运动,必有一段加速过程,此过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错误;当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只受重力,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手和物体分离之前速度相同,分离之后手速度的变化率比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大,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D正确。总结升华判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技巧首先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其次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手托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必有一段加速过程,且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跟踪训练](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A.体重约为650N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s起立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答案AC解析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因此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错误;由图线可知,第一次下蹲4s末结束,到6s末开始起立,所以A、C正确,B错误。考点2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拓展延伸]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