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主讲赵然青2017.11.10笑话:GDP与狗屎有两个经济学研究生甲和乙,二人在路上走,发现一坨狗屎。甲对乙说:你把它吃了,我给你5000万。乙一听,这么容易就赚5000万,臭就臭点吧,大不了拿了钱去洗胃,于是就把屎吃了。二人继续走,心里都有点不平衡,甲白白损失了5000万,什么也没捞着。乙虽说赚了5000万,但是吃了坨屎心里也堵得慌。这时又发现一坨屎,乙终于找到了平衡,对甲说: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5000万。甲一想损失的5000万能赚回来,吃坨屎算什么,乙不是也吃了吗?于是也把屎吃了。按理说这下二人该平衡了,但是他们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两个人的资本一点也没有增加,反而一人吃了一坨屎。于是就去找教授,教授听了他们的诉说,安慰他们:同学们,你们应该高兴啊,你们仅仅吃了两坨屎就为咱们国家贡献了1个亿的GDP!”一则新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2]最新新闻22省份GDP增速超“国家线”贵州、西藏并列第一2017-11-0311:11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绩单,其中22个省份GDP增速超出“国家线”,贵州反超重庆,与西藏同居榜首。与上半年经济增速相比,贵州、西藏、重庆、云南、安徽、四川、陕西、河南、福建、宁夏、广东、湖南、青海、广西、河北、天津、甘肃17个省份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低于“国家线”的共有5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河北、天津、甘肃和辽宁。...详情一、GDP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核算周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作用:衡量国家或一区总体经济状况;性质: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定义。这个国际标准就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5个国际组织共同制订的《国民账户体系》,简称SNA。其最新版本是2008年颁布的,简称2008年SNA,前一个版本是1993年颁布的,简称1993年SNA。这个国际标准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目前多数国家采用的仍是1993年SNA,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向2008年SNA过渡。概念分析要准确把握这个定义,我认为需要准确理解以下四个基本概念:一是常住单位,指的是创造GDP的主体,也就是一个国家的GDP是由什么样的单位创造的;二是生产活动,指的是什么样的活动创造GDP,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创造GDP,只有生产活动创造GDP;三是最终成果,指的是什么样的生产成果计入GDP,不是所有生产成果都计入GDP,只有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入GDP;四是一定时期,指的是GDP是与时间段相联系的概念,而不是与时间点相联系的概念,也就是说,GDP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我认为,如果对这四个基本概念理解得比较透彻的话,就会对GDP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遇到一些与GDP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解释。下面逐一阐述这四个基本概念。第一,常住单位。作为创造GDP的主体,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它?常住单位在国际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什么是经济领土?简单地说,就是一国中央政府可以控制的地理领土。这个定义是比较客观的。比如,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台湾并不在我国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所以在计算我国GDP的时候,就暂时不把台湾作为我国的经济领土来看待,这样在国际上不会产生歧义。具体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包括该国的领陆、领水和领空。因为生产活动不仅发生在陆地,而且还发生在海洋和空中,为了使GDP更全面地反应生产活动成果,领陆、领水和领空都需要划入经济领土范围。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除了包括该国的领陆、领水和领空外,还包括位于国际水域,该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还包括该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比如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不包括该国地理范围内的飞地,如外国驻本国的使馆、领馆用地,国际组织在本国的办事机构用地等。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一个经济单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