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A3、A4、煤层不可注水的论证报告编制:通风科总工程师:日期:2020年5月2日XXX煤矿A3、A4、煤层不可注水的论证报告我矿现开采的煤层为A3、A4煤层,根据我矿煤层赋存条件及围岩特性、煤质情况和《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我矿开采A3、A4煤层不适宜进行煤层注水。依据如下:一、现可采煤层赋存条件及煤质情况(一)煤层赋存条件及顶底板岩性特征A4煤层位于A5煤层之下,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含1—3层夹矸,夹矸厚度0.06—0.62m,平均0.49m,夹矸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泥岩。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A3煤层位于A4煤层之下,煤层厚度2.39—4.78米,平均3.32米。可采厚度2.22—4.46米,平均2.93米,可采性指数1.00,变异系数25%,属全区可采的稳定中厚煤层,含1—3层夹矸,夹矸厚度0.10—0.59米,平均0.30米,夹矸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含炭泥岩、炭质泥岩。煤层顶板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含炭泥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与A4煤层层间距1.70—9.38m,平均5.72m。(二)煤质情况A3、A4煤层为中等软化温度、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的41号长焰煤,是具有富油、弱结渣性、可磨等特征的煤,可满足动力用煤和民用煤的需要,还可作为炼油用煤。煤容重为1.3t/m3。A、A煤质特征表I1134—.j煤质Mad(%)Ad(%)Cdaf(%)Vdaf(%)Qnet,d(MJ/kg)情况5.73-7.1612.43-15.8376.28-76.8446.44-50.0026.34-27.65二、煤层不可注性之判定1、依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四十五条规定:“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应当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1)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注水后易造成顶板垮落或地板变形或者地质情况复杂、顶板破坏严重,注水后影响采煤安全的煤层;(2)注水后影响采煤安全或造成劳动条件恶化的薄煤层;(3)原有自然水分或灭火灌浆后水分大于4%的煤层;(4)孔隙率小于4%的煤层;(5)煤层很松软、破碎,打钻孔时易塌孔、难成孔的煤层;(6)采用下行垮落法开采煤层群或开采厚煤层,上层或上分层的采空区采取灌水防尘措施时的下一层或下一分层。”2、顶底板岩性特征及煤层原始水分含量我矿回采的A3煤层直接顶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含炭泥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A4煤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A3、A4煤层顶板和底板岩性软,遇水极易膨胀泥化,发生底鼓严重,恶化空间作业条件。煤层不可注水性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四十五条第(1)项之规定。A3、A4煤层原始水分为5.73-7.16%,属于中水分煤,原煤水分大于4%。煤层不可注水性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四十五条第(3)项之规定3、结论根据XXX煤矿实际情况,结合《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XXX煤矿A3、A4煤层顶板和底板岩性软,遇水极易膨胀,发生底鼓。注水后会影响采煤安全或造成劳动条件恶化;同时煤层原始水分含量为5.73-7.16%,大于4%。因此A3、A4煤层不适宜采取注水措施。三、煤层不注水综合防尘措施(一)矿井防尘措施1、生产系统中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采煤工作面出煤系统转载点喷雾、掘进面联动喷雾、装、卸载点喷雾;主要进风大巷及回风大巷都必须安设全断面净化水幕,水幕必须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2、井巷中风速必须严格控制,增大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调节风速措施,防止煤尘飞扬。3、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等地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喷雾降尘或采用除尘器除尘。防尘喷雾、洒水等设施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不得任意拆除。4、主要副井底运输大巷每年至少要刷白一次;矿井主要进、回风巷应定期冲刷,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冲刷巷道粉尘都要有记录可查,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5、所有接尘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其中高尘作业区采煤机、掘进机、喷浆机、移架工、锚喷工等地点作业人员及工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6、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矸),不得放空;溜煤眼不得兼作风眼使用。(二)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1、综采区队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