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村卫生室的设置与管理制度(可编辑)定点村卫生室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村卫生室的设置与管理村卫生室是为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场所承担着预防接种、防病治病、健教康复、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职能是三级卫生管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国家规定每村设立一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须设立在村辖区的中心位置方便群众就医问药。一、村卫生室的建筑与布局:村卫生室医疗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总面积不少于m四室独立并挂牌房间宽敞明亮三面光洁有污物分类的处置间。(一)诊室诊室宽敞布局合理应具备诊断桌、诊查床、诊查凳、候诊椅、血压计、听诊器、脉诊枕、手电筒、清洁口表、肛表、一次性压舌板、身高体重仪、针灸、火罐、艾条、人体穴位挂图诊查用物规范放置诊查记录书写及时、清楚、详细并设置资料柜分类放置。(二)治疗室治疗室为相对无菌区室内宽敞光线充足无色透明四面光洁(地面、墙面、天花板、桌面)便于清洁消毒备有药物配伍禁忌表、药敏配制表。治疗台宽敞方便无菌操作。治疗台上方m~m处按平均Wm安装无反光罩的紫外线灯管定时消毒、监测并登记。治疗台上摆放无菌持物钳、缸、治疗盘、弯盘、消毒缸。有无菌物品柜并将无菌物品贮存在离地面cm、离天花板cm、离墙壁cm清洁干燥密闭之处。无菌物品要分类摆放与清洁物品严格分开。静脉输液与安瓶、口服药品分类摆放。设置急救药品专柜所有药品定期检查并按有效期先后使用。如开展外科诊疗者另需准备外科的换药器械、敷料缸、有盖方盘等各种型号的输液管、注射器、吸氧管、针头、消毒棉签配备齐全并配备压脉带、输液网袋、启瓶器、剪刀、胶布、夹板、输液卡、签字笔、消毒泡手水或消毒毛巾等。(三)处置间室内三面光洁为污物分类、处置的地方。一般在治疗室近处。作为污染的体温表、回收输液管、注射器、输液瓶、玻璃瓶、压脉带、输液袋、外科换药器械等一切医疗物品的处置之所已用过的医疗物品按四类分类消毒盛放在有盖容器内并标记医疗废弃物消毒后及时毁形、登记并规范处置。室内设处置柜内盛消毒液、量杯、手套等外用物品。(四)留观室留观室光线充足留观床两张以上床位为标准的病床(高~cm宽~cm)。每床占用面积~m床旁桌、床旁椅、褥垫、棉被、毛毯、枕芯、被单、被套统一整洁并配备输液架、氧气瓶(袋)、留观椅、痰盂有条件的安装电视机、天轨输液架房内设置厕所、洗手池等。(五)药房药柜整齐清洁中成药、西药分类分开摆放明码标价正名正字。调剂台宽敞、透明中药调剂设备齐全清洁摆放适宜位置。冰箱清洁无污渍温度适宜。无过期药品。中药饮片不少于种或中成药不少于种无过期药品、变质药品及假药。二、村卫生室的诊疗规范(一)病历有门诊病人登记本详细、准确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合作医疗证号、症状、体征、拟诊及处理等有中医诊断和中医处理门(急)诊、留观病人有病历危重病人要告知并有签字。出诊有记录分别写明被叫(接电话)时间、出诊时间及到达时间处理经过及结果。(二)处方用药使用新格式处方。处方各栏填写完整处方内容书写规范使用通用名。中西药处方按日按月装订并保存。中药(中成药)处方量占总处方量的总比例不少于。(三)传染病报告制度有传染病人时应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置和登记并及时报告。报告内容、项目齐全。(四)发票、清单收费有电脑发票并盖章并打印电脑清单。(五)机构执业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悬挂医务人员要有执业资格并注册执业地点符合要求。机构有制度并上墙,工作时工作服、口罩、帽子等着装整齐、清洁挂牌上岗。(六)信息管理规范村卫生室开通宽带或光纤统一配制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安装湘合软件及门诊统筹软件。(七)中医工作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并有光盘病例不少于每年例并有相应的登记。中医工作台帐登记齐全事迹清楚。(八)公示宣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农合宣传有底稿备查。每月公示门诊补偿情况及时公示农合政策、药品目录、收费标准等。三、合作医疗门诊定点医疗点、村卫生室的基本条件:(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相关专业诊疗技术服务准入许可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乡镇卫生院医疗点医生必须具备执业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