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精河县教研室王雪丽以前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数学好教得很,不就是1+1=2,2+2=4吗,谁教都可以。曾经觉得想反驳,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具体的思路。现在有了,有句话说叫事实胜于雄辩,以我上过的《用字母表示数》为例,如果只是单纯的把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规则告诉孩子,三年级的孩子也能快速学会,为什么放在五年级还要分几个课时去学。因为要把这一节课教好,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数学课堂要与生活相融。我们用字母表示数不能脱离它具体的情境,去强硬的套规则,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选用贴近孩子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素材进行教学。在这一课可选择的情境很多,课本上有这样的例子:用母子的年龄情境学习加减数量关系的表示,用在月球上举重的情境学习乘除数量关系的表示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设计其他的情境,比如我设计了我校某班红领巾回收站的小金库的情境:先拿出一个信封,请孩子猜小金库里有多少钱,孩子看不到摸不着,就有人想到不用具体的数字而用字母a、b、c......来表示信封里面的钱数,体会到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接着我们的小金库十一期间拣废品又挣了5元放入信封,那么现在信封里有多少钱呢?孩子们想到用字母式a+5表示,认识到原来字母式既可以表示一个量还能表示数量关系。所有这些都没有脱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使孩子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知识不是冷冰冰的课文。数学课堂和自主探究精神相融。新课标特别强调孩子的自主学习。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引导孩子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推导探索规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方面的积累。直接、单纯的告诉孩子用字母怎么表示数,只能是使孩子在知识上被动的接受,而消灭了他们在技能、思想、经验等其他方面发展的可能。在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探究环节的:先请孩子们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1只青蛙......,青蛙多多,孩子们数的又急又累,那么()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你有不同的填法吗?孩子们开始动脑筋了:生A说:(10000)只青蛙(10000)张嘴(20000)只眼睛(40000)条腿.是怎么想的呢?100001000*11000*210000*4生B说:(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无数)只眼睛(无数)条腿。生C说:(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生D说:(x)只青蛙(x*1)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当然孩子们还有自己想出了很多种方法,这里只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种,但是经过这样的讨论交流与对比,最后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喜欢上了最后一种方法,简洁明了,即表示出了数量还表示出了数量关系,在算多少只青蛙都不怕了。由此题我们还引出了字母表示数的简写规则,也是结合实例进行的。我们的数学课堂还要和数学文化相融。课堂上在孩子们总结出(x)只青蛙(x*1)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后,我说数学家开普勒说过: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我们今天就找出了数青蛙中的规律,我们也是小小的数学家。之后的名人屋里,我又向大家介绍了首先提出用字母表示数的韦达,和提出成功公式的爱因斯坦,使孩子们意识到我们数学文化的魅力,认识到数学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数学课堂还要与......相融。你说,如果只是告诉孩子a、b、c它们可以表示数,它们要这样、那样表示数,这样的课堂得多单薄、多无力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