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工程光伏支架基础桩部分采用微孔灌注桩基础,拟采用直径180mm,桩长1。0m,使用¢76的钢管.2.工程测量2.1。1测量依据(1)国家现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业主方及其有关单位组织的施工现场有关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和提供的相关资料。2。1。2施工测量的组织(1)测量人员的素质该工程的测量工作,关系到建筑物定位及功能间的布局要求,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满足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要求。我们将组织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测量人员来承担此项目的测量工作。(2)施工测量的组织以项目经理部牵头组织专业测量人员组成专业测量组.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由总包单位测量队测设,经我部和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交总包项目部测量组使用,总包项目部测量组在使用前应予以检查及复测。2。1.3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1)测量设备、仪器准备: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2345(2)测量设备管理1)所有测量仪器、钢尺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2)严格按照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执行。方格网按Ⅱ级独立网要求测设。3)所有测量仪器、钢尺等都由专业人员专人负责保管。2.1.4。建立施工控制网(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构)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或设计图纸上指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网点的测设。(2)测量按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3)先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建立统一的控制网,作为各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的依据。(4)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各建筑物定位测设.(5)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该,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6)使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7)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量度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后方可进行量尺。(8)统一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构)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保护,重点的标志和环境保护需要,可加栏围护.2。1.5高程控制(1)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示的国家水准点标志或勘测设计图纸上指定的水准点相对参照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2)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Ⅱ等的n值(n为引测站数),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2。1。6质量标准1.微孔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4.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1技术方案3.1.1设备、人员序号名称数量1234563.1.2作业条件: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2。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3.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证。4。施工前应作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5.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4.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4。1。1成孔工艺流程:钻孔机就位→钻孔→检查质量→孔底清理→孔口盖板→移钻孔机4。1.2浇筑混凝土工艺流程:移盖板测孔深、垂直度→吊放钢筋笼→放混凝土溜洞→浇筑混凝土(随浇随振)4.2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4.3钻孔: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控制深度后停钻、提钻。4。4检查成孔质量:4。4。1钻深测定:用测深绳(锤)或手提灯测量孔深及虚土厚度。虚土厚度等于钻孔深的差值。虚土厚度一般不应超过30mm。4。4.2孔径控制:钻进遇有含石块较多的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软塑粘土层时,必须防止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致使孔壁附着扰动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4.5孔底土清理:钻到预定的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