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课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学科数学微课名称巧用平移求路宽视频长度6分钟录制时间2016年6月知识点来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描述通过对图形的平移变换,达到等积变换,进而便于寻找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性质。教学类型探究答疑型适用对象九年级学生设计思路从三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入手,通过图形的平移、变换,使学生直观理解如何使用“平移法”进行等积变换,将不规则图形整合为规则图形,再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以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方程,从而解决问题。录制工具和方法录屏软件、优芽网影片制作教学过程内容时间一、片头(30秒以内)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也不例外。对于一类涉及面积计算的小路设计问题,有没有比较巧妙的方法快速寻找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这里介绍一种通过图形的平移变换,从而使面积计算容易的方法,请跟着我来吧!30秒以内二、正文讲解(5分20秒左右)第一部分内容:(情景引入)纪念中学最近有一项活动,内容是:设计一个方案,在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场地上,修筑若干条等宽道路,余下部分作草坪,要求草坪面积为532平方米,并求出设计方案中道路的宽20秒左右2分别为多少米。我们看看以下几个设计方案:第二部分内容:(方案一)这个方案中,草坪被分割成六块,草坪面积等于场地面积减去道路面积,但直接求不方便,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无论道路的位置在哪里,都可以将分割的几个草坪合成一个整体,道路的面积与道路的位置没有关系,而是与道路的形状有关系。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把道路“平移”到场地的边缘,从而使得草坪合六为一,组成一个矩形,再结合题意和矩形面积计算公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根据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设道路的宽为x米,得到方程:(30-2x)(20-x)=532,最后得到两个结果1米和34米,但34米超过了20米的原宽,不合题意要舍去。所以道路中的宽只能是1米。小结:把这种移动道路使得问题简单的方法简称为“平移法”。2分左右第三部分内容:(方案二)第二个设计方案,每条路也是等宽,但有一条倾斜,不能直接使用“平移法”求路宽。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矩形面积,所以,可以先把倾斜的道路“扶直”,再把各条道路平移到场地边缘,这样,寻找等量关系就变容易了。1分30秒左右3020302030203和上题一样,通过变形,把草坪合成一个矩形,面积为532平方米。同样,设道路的宽为x米,得出相同方程及解答。小结:这里求路宽,是通过等底等高的面积相等的性质把倾斜的小道转换为等积直道,再利用“平移法”进行解答。看来,只要是等积变换,都可以用到“平移法”使问题简单化。第四部分内容:(方案三)对于这种道路的设计,又该怎么求路宽较为方便呢?按下暂停,试一试。这里要求出路宽,还是能用到“平移法”使问题简单化。与上一题类似,由等底等高的面积相等的性质先把横向弯折的小道转换为等积直道,再利用“平移法”将小道平移到场地边缘。1分左右三、知识小结(30秒左右)1.解此类面积问题的应用题时,可根据等积关系进行转换、平移,将不规则图形组合成规则图形,再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从而使问题简单化。2.要仔细审题,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实际,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取舍问题。30秒左右四、结尾(10秒以内)希望以上的讲解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谢谢观看!再见!10秒以内设计反思1.虽然学生已经有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同时,掌握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的思维需要逐渐培养,大量事实表明,学生解应用题最大的难点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对于面积问题的分302030204析,图形的转化,根的取舍等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的适时点拨、提升,来进一步加以总结。2.解答这类问题,并没有用到什么复杂的数学知识,只是运用化归思想,把几条小路归在一起,草坪归在一起,这种做法给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来很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