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金属铝的化学性常温①际形成致密的氧化膜4A]+30uOj②2A1+3l点燃2All抵化怦傀A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③Al匱非氧化性酸>2AI+6HC1—2AICL+3H;t4铝及其化合物铝的性质及应用铝的结构和存在(+1^83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II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J?。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④2A1+2+22+3A1f"222⑤2A1+高温A1+2铝热反应)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练习:铝与酸或碱反应的定量分析1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2.2:1.3:4.4:32把铝粉和粉末配成铝热剂并等分成两份,第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盐酸充分34反应;第二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是)A.1:1.9:8.3:4.4:33.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的体积之比是。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2的体积之比是O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1溶液中,二者产生的相等,则1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2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1・L-1的盐酸和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贝y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4.3.2.18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A•参加反应的屯0为21.加入铝粉的质量人=.参加反应的NaOH约为21.与硫酸反应的铝粉的质量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两性氣化物2A1CL-F3H5O酸式电离,ip;两性①氢氧一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的铝粉,反应结束后将两份铝分别置于盛有等体积的盐酸、NaOH溶液的两个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且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A两烧杯中消耗铝的质量相等H1)NaOH)溶液的质量均增加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2化学性质与反应1ALO,十6HC]与NmOII反应MO.+2NaOH^SNaAlOz+HzO2.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0H)的电离方程式为H++Aior+H3O^^AKOH)3^^Ala++3OH~碱式电离HCI^^>AI(QH)3+3HC1^AIC13+3H?O^Na°H^^>Al(OH)3-FlShOH+2HaO体,足量铝屑、水不能用其他药品。甲、乙、丙用各自设计的方案制得的质量分别是、、。三种实验方案如下:甲:铝f加溶液f加溶液f乙:铝一加溶液f加溶液f铝f加溶液]丙:>f铝f加溶液.试回答: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三位学生制得的,、、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制得的最大质量是。三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之间的转化关系•+、、-之间的转化关系与沉淀生成有关的图像分析把强酸溶液逐滴加入到-溶液中至过量①现象:②有关反应:③图像:向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过量①现象:②有关反应:③图像:往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至过①现象:②有关反应:③图像:其他练习:+、.如图表示、-二者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溶液与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①线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表示的物质的量.③线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④线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向0mL1mol・LT的l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mol・LT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则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可能为m.5mL.15mL.1.5mL4•等体积的l和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则l和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4.:5.将的.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mol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