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异戊二烯标识中文名:异戊二烯,2-甲基-1,3-丁二稀英文名:Isoprene;2-Methyl-1,3-Butadiene;分子式:C5H8相对分子质量:68.12CAS号:78-79-5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油状液体。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生产性能接近天然橡胶的聚异戊二烯橡胶,也是丁基橡胶和SIS热塑性弹性体的第二单体。该品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单体,其用量占异戊二烯总产量的95%,主要用于合成异戊橡胶,其产量仅次于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而居合成橡胶的第三位。其次,用作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共聚单体,以改进丁基橡胶的硫化性能,但用量很少,异戊二烯还用于合成树脂、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等。还用于制造农药、医药、香料及黏结剂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大量高浓度吸入,可迅速出现头痛,头昏、耳鸣、无力、恶心、眼痛、流泪、喷嚏、喉痛、咳嗽、胸闷甚至呼吸困难。不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前的兴奋症状,如烦躁不安、大声哭闹、肌肉抽搐、震颤等;严重者昏迷。一般在数小时后逐步清醒。通常无后遗症。本品可引起皮肤充血与水肿,其后可有轻度剥脱。可经完整皮肤吸收。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53.89爆炸下限(%):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l):无意义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烟硫酸、硝酸、硫酸、氯磺酸接触剧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火场容器,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灭火剂: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注意事项: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2/3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美国TVL-TWA未制定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理化性质熔点(℃)-146.7沸点(℃):34.07相对密度(水=1):0.681相对密度(空气=1):2.35饱和蒸气压(kPa)53.32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意义燃烧热(kJ/mol):无意义分解温度(℃):临界压力(MPa):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苯,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C50180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小鼠、兔慢性毒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改变、肝脏功能改变。处死动物尸检发现卡他一剥脱性支气管炎,有的为化脓性支气管炎。大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