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的内容,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2、准备机具材料3、技术交底,施工前认真听取施工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4、学习有关电气施工的技术规范。5、预埋件及预留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二、施工方法1)配管(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以保证管内的电线、电缆不受潮被腐蚀。(2)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箱,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4)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是时,应采取保护措施。(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6)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7)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8)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锈,并涂防腐漆,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束连接,焊管采用套管熔焊连接,管子须用钢锯切断,严禁用火焰,电焊切割。(9)埋于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基础时应加保护套管。(10)线管采用螺纹长度不小于管接长度的1/2,连接后螺纹处露2-3扣,钢管连接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11)电线管螺纹连接时用直径6mm钢筋跨接,保护可靠电气连接。(12)预埋混凝土内的电管尽量在二层钢筋之间,埋设于楼板的电管尽量避免重叠,电线管上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20mm。(13)管线安装时应先布管后穿线,严禁管线同敷。(14)当用电设备需要接地时,管内除相线和中性线外,必须增设一根专用接地线,其颜色应为黄绿双色,与电源线有区别,专用接地线应连接可靠,严禁串接。2)管内穿线、配线(1)管内穿线须在土建内墙粉刷,地坪等工程完毕后进行。(2)消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直到干净为止,必要时可利用压缩空气吹扫。(3)放线时采用放线架,导线不得扭结,两端应做好记录。(4)不同电路、不同电压、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子内。(5)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线,防止穿线时损坏绝缘层,在进入接线盒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6)配线所采用优质产品,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7)导线在箱、盒内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法,可使用接线端子及铜套管、线夹等连接,铜苡导线也可采用缠绕后搪锡的方法连接,单股铝芯线宜采用绝缘螺旋接线钮连接,禁止使用熔焊连接。(8)单股铜芯及导线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可直接连接,但多股铜芯导线可直接连接,但多股铜芯导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后再连接。(9)多股铝芯导线及导一截面超过2.5mm2的多股铜芯导线应压接端子后再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设备自带插接式的端子除外)。(10)铜、铝导线相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措施,可使用铜铝过渡端子、铜铝过渡套管,铜铝过渡线夹等连接,铜、铝端子要连接时应将铜接线端子做搪锡处理。(11)使用压接法连接导线时,接线端子铜(铝)套管、压模的规格应与线芯截面相符合。(12)铜芯导线及铜接线端子搪锡时不应使用酸性焊剂。3)电缆线路安装(1)运输与保管A、电缆及附件到达现场后,检查产品技术文件是否齐全,电缆规格是否符合要求;附件是否齐全,电缆封端是否封密。B、电缆的装卸过程中,禁止将电缆直接由车上推下。C、电缆滚动必须看电缆的缠紧方向。D、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盘上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2)电缆敷设A、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外观、型号、电压、规格、画好电缆敷设排列图,确定电缆的起始位置,做好准备,电缆敷设时架设电缆架,杜绝扭结现象,禁止地上拖拉电缆。B、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下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C、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