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行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练习题(续)、判断题1.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技术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V)2.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V)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X)4.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V)5.我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将风险分为4级,也可以分为5级。(V)6.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V)7.燃烧是一种同时发热和发光的剧烈氧化反应。(V)8.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V)9.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V)10.职业病危害风险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V)11.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V)12.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V)13.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现场劳务派遣人员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不得将安全生产保障责任转移给劳务派遣单位。(V)14.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V)15.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而风险点、危险源、控制措施没有变化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可以不变。(X)16.特种设备检修时,如发现设备内有异常时,就应立即进入设备内救人。(X)17.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取得的明显效果是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V)1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流程主要包括: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告知。(V)19.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场所存在缺陷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V)20.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V)21.MES法为一种风险评价方法,称为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V)22.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按从严从高原则。(V)2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源头防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V)24.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争先恐后排查隐患的鲜明导向。(X)25.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其目的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V)2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V)2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待遇应当高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的待遇。(V)28.氮气本身无毒无害,但空气中含氮量增加会减少含氧量,使人呼吸困难,吸入纯氮会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V)29.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必须保持常关状态并加铅封。(X)30.设备设施存在问题或缺陷属于基础管理类隐患。(X)3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v)32.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v)33.氧气管道动火,必须办理动火票手续。氧气要处理干净,含氧量小于23.5%,方准动火。(v)34.在考虑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制定。(v)35.企业应加强应急管理,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修订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