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二年级姓名单位课题名称我要的是葫芦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篇课文揭示的寓意可能不太理解,需要我们循循善诱。所以我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理解整个故事的大意,再重点朗读分析中间两段。分析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这些错误,都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品读出来。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故事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一生长过程,前一环节直接影响后一环节,要想得到果实,就必须细心呵护每一环节。这启示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三、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哇、盯、邻”6个字,会写“每”字。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正确书写“每”字,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生字卡片六、教学过程与方法一、谈话导入1.认识葫芦:出示葫芦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葫芦)是的,这就是“葫芦”(板书:葫芦,指导分析字型,形声字:偏旁表形旁,下面部分表声旁)葫芦的“芦”单个读是第二声,词语中读轻声,齐读“葫芦”。2.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你们看,长在葫芦旁边这些弯弯曲曲的叫做什么?(生:葫芦藤)是的,葫芦藤(课件出示),这个“藤”字跟葫芦一样,也是形声字,下面部分读téng,是一个姓氏,加上了“艹”就跟植物有关系了。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和葫芦一样是有藤的?(生:豆角、西瓜、葡萄、豌豆⋯⋯)你们看,这些藤弯弯曲曲的,缠绕在葫芦架上,不断给叶子和果实输送营养。师:看到葫芦,你最想说什么?(生:葫芦身上有很多小毛毛,好可爱呀)3.引出新课: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师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生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一个人种了葫芦,他要的是葫芦)那我们读这个课题时应该强调的是什么?(葫芦)谁来读读?(引导重读“葫芦”)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1.整体感知:好,现在请同学们捧起书本,腰板挺直,自由朗读这篇课文。借助书中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学习会认字:师:读课文时有遇到不会读的字吗?(生:没有)真的吗?那我可要检查检查。(课件出示)“葫”“芦”“藤”“哇”“盯”“邻”。你会读吗?①开火车拼读会认字。请小老师提醒大家需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读音。②去拼音开火车拼读。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3个(哇、盯、邻)会认字?(去掉“葫、芦、藤”)哇:我们之前学过的“娃”字去掉女字旁,换口字旁,就是“哇”。还有哪些字跟“哇”字长得像?(生:洼、蛙、挂)盯:形声字,目字旁表示形旁,丁表示声旁。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盯着黑板、盯着同学、盯着老师。你发现盯着时,眼睛动了吗?(生:没有)像这样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某个地方,叫“盯”。邻:一个人跟另一个人住得近,叫邻居。那我们班和二(5)班可以说是?(生:邻班)④摘葫芦游戏。秋天到了,葫芦香了,我们一起把葫芦摘下来吧。(会认字)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找出描写葫芦的句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里看看吧。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葫芦长得好吗?把描写葫芦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朗读感悟:长出来的葫芦是什么样子的呢?(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①师:是的,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葫芦长得怎样?(生:很好)②是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我们看着都觉得很开心,你喜欢这些小葫芦吗?(喜欢)③请学生读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并给予鼓励与点评。(请两三个同学读)④你能试着学她读得这样吗?好,我们12组跟34组比比赛。(小组读),全班齐读。3.体会种葫芦人的喜爱:听出来了,我们都很喜欢小葫芦,但比我们更喜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