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资料及工程档案管理措施1项目资料的管理措施(1)管理职责1)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文件管理岗位责任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施工文件应设立专门的部门(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2)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承包单位。3)按要求在竣工前将施工文件整理汇总完毕。(2)质量要求1)归档的工程文件一般应为原件。2)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4)工程文件应打印或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6)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X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所出图纸的复印件。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10)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统一折叠成A4幅面,图标栏露在外面。11)工程文件应采用打印的形式并使用档案规定用笔,手工签字,在不能够使用原件时,应在复印件或抄件上加盖公章并注明原件保存处。(3)档案的分类1)土建工程①施工技术准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记录,施工预算的编制和审查,施工日志;②施工现场准备:控制网设置资料,工程定位测量资料,基槽开挖线测量资料,施工安全措施,施工环保措施;③地基处理记录:地基钎探记录和钎探平面布点图,验槽记录和地基处理记录,桩基施工记录,试桩记录;④工程图纸变更记录:设计会议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记录,工程洽商记录;⑤施工材料预制构件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试验报告:砂、石、砖、水泥、钢筋、防水材料、隔热保温、防腐材料、轻集料试验汇总表砂、石、砖、水泥、钢筋、防水材料、隔热保温、防腐材料、轻集料出厂证明文件,砂、石、砖、水泥、钢筋、防水材料、轻集料、焊条、沥青复试试验报告,预制构件(钢、混凝土)出厂合格证、试验记录,工程物资选样送审表,进场物资批次汇总表,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⑥施工试验记录:土壤(素土、灰土)干密度、击实试验报告,砂浆配合比通知单,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钢筋接头(焊接)试验报告,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楼地面、屋面坡度检查记录,土壤、砂浆、混凝土、钢筋连接、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汇总表;⑦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基础和主体结构钢筋工程,钢结构工程,防火工程,高程控制;⑧施工记录:工程定位测量检查记录,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冬施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烟道、垃圾道检查记录,沉降观测记录,结构吊装记录,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工程竣工测量,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新技术;⑨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⑩工程质量检验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幕墙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电气、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燃气、建筑智能化①一般施工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日志;②图纸变更记录:图纸会审,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③设备、产品质量检查、安装记录:设备、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设备装箱单、商检证明和说明书、开箱报告,设备安装记录,设备试运行记录,设备明细表;④预检记录;⑤隐蔽工程检查记录;⑥施工试验记录:电气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综合布线、有线电视末端等测试记录,楼宇自控、监视、安装、视听、电话等系统调试记录,变配电设备安装、检查、通电、满负荷测试记录,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燃气等管道强度、严密性、灌水、通水、吹洗、漏风、试压、通球、阀门等试验记录,电气照明、动力、给排水、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