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球》普修课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2318课程名称:排球英文名称:volleyball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64内堂理论学时:6外堂实践学时:58学分:3适用对象:在校全日制体育教学专业学生、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执笔人:李军陈雪梅李洪磊审定人:谢国栋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具有合格中等学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排球教学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并具有运用排球技术手段在全民健身中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使之适应21世纪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1、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排球的教学规律,能胜任中等学校排球教学工作。2、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了解或初步掌握教材的介绍内容,并初步掌握开展学校排球群体活动与竞赛的方法和手段。3、通过排球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排球知识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4、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1)教师要熟悉大纲各部分内容,悉心钻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施教。(2)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能。(3)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排球的技术和战术,具有一定的比赛能力,特别应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课外锻炼的习惯,以排球为一技之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4)开学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排球课的重要意义,强调师生共同配合、发挥主导、主体作用,完成排课教学任务。(5)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勤学巧练,掌握重点,触类旁通,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强调教学中抓学生技术动作规范,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组织工作能力、裁判能力。(7)加强课外辅导,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8)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爱护公物,避免伤害事故发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2(9)加强集体备课,总结交流经验,进行教改实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1、排球运动简介(1)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2)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与繁衍(3)排球运动发展概况与趋势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其他形式排球运动。教学难点:排球运动发展概况与趋势2、排球技、战术分析(1)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分析(半蹲准备姿势、并步移动、交叉步移动、跨步移动)。(2)发球技术分析(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上手发飘球)。(3)垫球技术分析(正面双手垫球、接发球垫球)(4)传球技术分析(正面传球、正面一般二传)。(5)扣球技术分析(正面扣球)。(6)拦网技术分析(单人拦网、双人拦网)。(7)阵容配置(“四二”配备、“五一”配备)。(8)位置交换(前排交换位置)。(9)集体进攻战术(“中二传”进攻阵形)。(10)集体防守战术(5人接发球阵形、单人拦网时的防守阵形、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阵形)。教学重点:阵容配置、位置交换、集体进攻战术、集体防守战术。教学难点:位置交换、集体防守战术。3、排球竞赛与裁判工作(1)竞赛工作(竞赛的组织工作、贝格尔编排法、成绩计算方法)(2)裁判工作(场地器材设备、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教学重点:竞赛的组织工作、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教学难点:贝格尔编排法、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二)技术、战术部分1、排球技术(1)准备姿势与移动。准备姿势的特点与作用:准备姿势和移动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开,准备姿势主要是为了移动,反过来,要移动迅速就必须做好正确的准备姿势。移动:移动技术是由起动、移动步法、制动三个环节所组成。排球的移动特点是:移动的距离短、原地起动多、身体重心低。起动、移动步法、制动三个环节之间衔接紧密准备姿势。3一般准备姿势:在接发球、二传,防对方推球以及准备接应时采用、后排防守准备姿势在对方大力发球和扣球时采用、近网保护准备姿势在保护本方队员扣球或防守靠近球网的球时采用、一般准备姿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移动,其次是为了便于起跳,倒地和击球,也就是说,没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