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以纤支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BALF)进行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和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测和分析,是作为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手段,是纤支镜应用的重要发展。依灌洗范围和应用的不同,将BAL方法分为两种:全肺灌洗和肺段或亚段灌洗。(一)全肺灌洗用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严重哮喘发作、肺尘埃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的治疗。以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为宜,先经纤支镜引导下Carlen双腔管,吸纯氧10~15min后,以150cmH2O压力,滴入37℃灭菌生理盐水500~1000ml,然后吸出或任其自行流出或虹吸回收,回收的流失量不超过200ml.灌洗应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液完全清亮,总量一般在3~10L,个别可高达18L.先灌洗一侧,隔2~3天再灌另一侧。全肺灌洗技术操作较复杂,有一定风险,为此,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选择小液量选择性肺叶灌洗,每次50~100ml,反复灌洗和吸出,一侧肺灌洗总量200~2000ml,隔3~7天一次,两肺交替进行。肺泡蛋白沉着症在采用BAL治疗前,仅有1/4病例病变可安然无恙全消退,死亡率高达32.4%;采用灌洗治疗,约3/4患者症状可获缓解,有效者于灌洗后1~2天,症状即见改善,胸部X线表现的改善则较慢,一般需数日~数周。严重哮喘发作进行灌洗时,可于灌洗液中加溶痰剂,如乙酰半胱氨酸以增加粘液廓清作用;根据病情,可在局麻下进行小容量(250ml)灌洗,效果良好,操作并发症和死亡率很低,据24521例的统计,分别为0.08%和0.01%。全肺灌洗治疗肺尘埃沉着症的操作方法,与肺泡蛋白沉着症基本相同,某组治疗之I~III期硅沉粉病70余例次,灌洗后症状普遍好转,通过灌洗清除SiO2,典型病例肺通气功能、P(A-a)O2均有明显好转,虽然对已经发生的纤维化改变不能逆转,但对阻止病变继续进展,改善患者长期顶后,肯定会有好处。(二)肺段灌洗主要用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石棉沉着病、结节病、弥漫性肺泡癌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和疗效的判定,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当支气管肺感染2严重,尤其是支气管结构异常,如支气管扩张症、肺囊肿、变性纤维化等症继发感染时,引流不畅、周身用药难以奏效,可通过BAL反复灌洗、注药进行治疗。1.术前准备用药和麻醉同纤支镜检。2.在常规纤支镜检查气道后,于活检和刷检前进行BAL.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选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支气管,局限性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嵌入后,经纤支镜活检孔注入2%利多卡因,做灌洗肺段的局部麻醉,从活检孔快速注入37℃灭菌生理盐水l00ml后,在6.7~13.3kPa(80~100mmHg)负压下吸引回收液送检。要求回收液>40%,其中红细胞<10%、上皮细胞<3%,认为是合格标本。3.回收液成分(l)细胞成分:正常人细胞总数(5~10)×106/ml,分类为:肺泡巨噬细胞(AM)0.85、淋巴细胞<0.12、中性粒细胞<0.02、嗜酸性粒细胞<0.01;淋巴细胞中T细胞约占2/3,T细胞亚群中CD4/CD8(辅助/抑制)<1.7.健康吸烟者,其细胞总数、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淋巴细胞与非吸烟者之间无明显差别,但CD8明显增高,CD4/CD8显著降低。(2)液性成分:有白蛋白、球蛋白(IgG、IgM、IgA、IgE、a2-巨球蛋白)、补体、癌胚抗原(CEA)、纤维连结蛋白(FN)、III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酶学(a-抗胰蛋白酶、胶原酶、弹性蛋白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细胞因子(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中性较细胞趋化因子NCF、转化生长因子TGF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等。(3)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l)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结节病、结缔组织病伴肺纤维化时,细胞总数均增高,细胞分类与T细胞亚群比例三种疾病各有特点。一般将中性粒细胞≥10%、T淋巴细胞≥28%,称为高密度肺泡炎,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时的肺泡病变;中性粒细胞<10%、T淋巴细胞<28%,称为低密度肺泡炎,如结节病时的肺泡病变。3液性成分的检查,如表所示亦有一定鉴别意义。其他一些成分如外源性过敏性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