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铝及其化合物一、铝的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IIIA族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二、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2A1+3C12仝2AlCl3B、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4AI+3O22AI2O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2)与盐溶液反应:2AI+3CUSO4=3CU+AI2(SO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一铝热反应:2A1+Fe2032Fe+Al2O3铝热剂[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等。[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2O3、FeO、Fe3O4、Cr2O3、v2O5、MnO2等。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④KCIO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2°2代替。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试一试]:写出Al分别与MnO2、V2O5的反应方程式(4)与沸水微弱反应:2AI+6H2o£=2Al(OH)3+3H2f(5)与酸反应::2A1+6HC1======2AlCl3+H2f2Al+3H2S04======Al2(S04)3+3H2f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6)与碱反应:2Al+2Na0H+2H20=2NaAl02+3H2f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化合删高,昨亿失龍一(1)2AH5TLO2AI(OH)3+3H2个I李化合价降低,赃J霜報沙曲网3(2)AI(OH)3+NaOH========NaAIO2+2H2O矢2X3厂2』-OMPNWH=2、占曲3氐t-4H;01得6X;■丙哥却Cr^irjiLiryTubE!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1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C)、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化学性质: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咼,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3AlF6)降低其熔点。由健2Al2O32Al+3O2f②与酸反应:Al203+6HCl=AlCl3+3H20③与碱反应:Al203+2Na0H=2NaAl02+H20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2、氢氧化铝(Al(OH)3)(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Al(0H)3仝Al203+2H20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AI(0H)3具有两性的原因:H++Al02—+H20壬丄Al(0H)3壬丄Al3++3OH—注意:(1)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HA1O3)。(2)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3).AI(OH)3的制取①铝盐与碱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时采用过量的氨水,而不用强碱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溶液②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02的方法制取AI(0H)3。当CO2不足或适量时:2AI0J+C02+3H?0=2AI(0H)»+CO32一当CO2过量时:AIO「+CO2+2H20=AI(OH)3"HCO3二3、明矶:KAI(SO4)2・12H2O复盐的概念: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AP++3HzO二刍U祐時曳歴诩尸军肝T四、A13+、A1O2—的性质(一)A13+的性质1、A1C13中逐滴加入氨水:A13++3NH3・H20=A1(0H)3(+3NH4+用A13+制取A1(OH)3用弱碱更合适n[AlfOHk]*nol2、A1C13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①方程式:AI3++3OH—=AI(OH)3(AI(OH)3+OH—=AIO2-+2H2O②现象:白色沉淀先增加再减少最后消失③图像:n[AI(OH)3]/mol3、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①有关反应: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②现象:开始无沉淀生成,后来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