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一、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ICD-10:M06.991)。(二)诊断依据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来新的RA分类标准,即:至少一个关节肿痛,并有滑膜炎的证据(临床或超声或MRI);同时排除了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关节炎症状和体征,并有常规放射学典型的RA骨破坏的改变,可确诊为RA。另外,该标准对关节受累情况、血清学指标、滑膜炎持续时间和急性时相反应物4个部分进行评分,4个部分评分的总得分6分以上也可确诊为RA(表)。表.ACR/EULAR2009年RA分类关节受累情况受累关节数受累关节情况得分(0-5分)1中大关节02-10中大关节11-3小关节24-10小关节3>10至少1个为小关节5血清学得分(0-3分)RF或抗CCP抗体均为阴性0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低滴度阳性2RF或抗CCP抗体至少1项咼滴度(>正常上限3倍)阳性3滑膜炎持续时间得分(0-1分)V6周0>6周1急性时相反应物得分(0-1分)CRP或ESR均正常0CRP或ESR增高1(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休息,并保持关节功能位置。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四)标准住院日:3-4周,需门诊随访1次/2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06.991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血沉)、CRP、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类风湿因子+抗链“O”类风湿三项、抗核抗体普、免疫球蛋白及补体。(4)心电图、关节X线摄片、肺片。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滑膜液检查、CT和核磁共振检查。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一般治疗:休息,缓解期尽早开始关节功能锻炼。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水杨酸类、吲哚衍生物类);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抗疟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中药外敷;理疗;生物制剂。3、如有外科治疗指证,退出本路径。(八)住院标准1.症状明显缓解。2.病情稳定。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因明确,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4.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转入相应路径。(十)疗效判断标准好转标准(临床缓解标准):1.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2.无疲惫感。3.无关节痛。4.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压痛。5.无关节或腱鞘肿胀。6.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h,男性小于20mm/h。符合以上5条或5条以上,并至少连续两个月者考虑为临床缓解;有活动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肌炎和近期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则不能认为缓解。二、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姓名:性别:_年龄:_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5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住院注意事项□上级医师查房□继续进行相关检查□根据化验和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的住院风险进行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根据病史、体检、平片、CT等,进步完善诊疗方: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中医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卧床休息□陪护1人□三人间□住院诊查费□医疗废物处置费□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封包治疗□电针(单眼和次)□拔罐治疗□红外线治疗□牵引□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次250ml,每日1次,红花注射液(20mL),每次20mL,每日1次。□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次250ml,每日1次,丹参注射液(10ml),每次20ml,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