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抚顺十中地理组:强力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教学课题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风教材分析这届高一是新一轮教育改革实施的第一年,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做了相应调整。我们地理新教材还没有编写完成,仍然使用人教版旧教材,但对内容做了很多删减,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却完全保留,可见其重要性,也将是未来学业水平测试及高考中的重要考点。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也为后面章节相应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高一冋学刚入学不久,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探索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这对我们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由于高一学生对地理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上,不能很好的用理性的思维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这个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麻烦。因此,怎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尤为重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图文解释风的形成过程,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与风速的影响。学会在实际的等压线图上分析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图来分析风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地的风向及风力大小。教学难点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地的风向及风力大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教科书2/6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以检测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复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学生动手绘图巩固的同时引出新课程,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在v_.貝压>低压垂直风向上上升或下沉,这种空气上的垂直运动会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从而造成了大气冷热的水平运动,我们这节课就起来详细分析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自主阅读归纳】请同学花5分钟的时间带着以下问题来阅读一下这一小节的内容。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气压梯度?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会促使大气如何运动?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有哪些?影学生回答:略响【教师讲解】风教师总结出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培养学生形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在这一环节总结出这几个力的概念。学生阅读的阅读能成一、作用力力、提取信的1.水平气压梯度力一一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总结归纳息能力和(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归纳总结的能力三(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分析练习1: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并判断大小1OO4hPa1OO6hPa通过练习ioo-sinHaAA002hPaB学生合作强化学生1OOShPa1OO4hPa探究对水平气1OOGhPa压梯度力1OO4hPa1OO2hPa1OO2hPa的理解cD3/6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地转偏向力♦I北半球向右偏转r。1°南半球向左偏转111113.摩擦力一一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可以减小风速(3)大小的影响因素一一地面的粗糙程度(陆地和海洋等)学生合作分析,主要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的影响因素地转偏向力为未知知识,主要通过教师的介绍,重点分析其对水平运动的影响和“左右”方向的判断上过渡: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动力,同时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在风的形成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在它们的作用下“风”是怎么形成的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问: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会导致同一水平面大气如何运动?生:会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区总结: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会导致大气由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