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水产局工作总结及安排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畜牧水产系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积极克服春季雨水偏少对渔业养殖造成的不利影响,始终坚持以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畜禽水产品高产、高效、优质、安全为发展方向,以建设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示范区为重点,以提高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抓手,大力实施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监管体系化,不断推进养殖业现代化,我县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预计20XX年,全县可出栏生猪98万头,同比增长6.5%;出栏家禽4000万只,同比增长37.1%;存栏生猪50万头,同比增长14.8%;存栏家禽1000万只,同比增长17.5%;存栏奶牛2.2万头,同比增长29.4%;实现肉类总产15万吨、蛋类总产5万吨、奶类总产6.2万吨、水产品产量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16.2%、77%和6.3%。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畜禽批量死亡病例,也未发生一起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历次农业部和省、市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中,我县畜水产品合格率均达100%。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规模养殖实现新跨跃。20XX年以来,全县共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小区(场)120个,其中建成标准化养鸡小区16个,在建发酵床养猪场、地方猪保种场近20家等。完成11家特色水产品基地初验,并接受市级验收。鑫顺、联盟双玉、森科等3家企业通过省级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验收。东瑞公司还接受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验收;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50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全县共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资子公司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并且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第1页共7页(二)养殖业投资取得新成绩。今年以来,我县共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近4000万元,并连续三年被省财政厅、省农委纳入国家肉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示XX县区,20XX年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首次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生猪良补项目实施县,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140万元。新建奶牛场以及引进良种奶牛获得省市财政奖补资金近1800万元。继续执行存栏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可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近350万元。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县畜牧、财政等有关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实施方案》和《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养殖业开发。据测算: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养殖业建设资金2亿多元,财政投入与带动社会投入比达到1:13,显示出我县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又一新亮点。(三)渔业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今年我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迅速,新建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18家,直接投入8000万元以上。河蟹池塘养殖快速发展,石塘镇王铁居委会600亩种草移螺养蟹模式试点成功;网箱黄鳝养殖面积达29万平方米,新增9万平方米,形成了以张集乡为核心的网箱养鳝产业基地,辐射响导、陈集、古城、八斗、石塘、店埠、撮镇、长临河等九个乡镇,财政奖补资金对于拉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杠杆作用凸现。县长临渔场、管湾渔场实施了省20XX年扶持“菜篮子”产品(水产)生产项目,管湾水产养殖场名列第五批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县内有国家级水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省级水产养殖龙头企业1个、市级水产养殖龙头企业9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渔业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市级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6个、市级水产良种场2家、市级农(渔)业科技示范园3家,省级农(渔)家乐示范点1个,市级二星级农家乐示范点4个、各类休闲渔业基地20多处。鳜鱼、黄鳝、龙虾、优质商品鱼四大产业带(基地)初步形成。第2页共7页(四)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目前我县已与温氏集团商定,在梁园、八斗等4个乡镇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建成集科研、饲料加工、种猪繁育为一体的公司+养殖场养猪新模式。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商品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