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决定一堂课的好与坏2015-02-12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课犹如写文章,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供知识和信息,两者的要领都在于获得对象的兴趣和关注。一篇文章,最要紧的是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好的结尾则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或者可以一扫因主体内容欠佳而带给读者的负面印象。同样的道理,一堂课的好坏与否,往往就取决于开头和结尾的8分钟时间。如果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没能抓取学生的注意力,那么不管后面的内容如何生动有趣,学生多半已经走神,不在聚精会神地听课了;如果教师对于课堂的收尾胸无成竹,开着无轨电车,到哪儿是哪儿,那么学生会一头雾水,听着课却没了方向。因此,教师备课的时候不妨在这关键的8分钟里多下点功夫,说不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的8个建议分别针对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内容来自于美国著名的教育网站Edutopia。如果您还在为如何上课而感到烦恼,那么赶紧收藏哦~◎一堂课的开头◎一堂课的开头往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温习知识、制造悬念、建立目标、激发兴趣。建议1:巧用视频观看视频如今可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国内的土豆、优酷,还是国外的YouTube等网站,都为各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类视频。视频资源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那么,一堂课的开场白不妨以一段有趣而又启智的视频开始,即便是昏昏欲睡的学生说不定也会立马精神抖擞的!建议2:分享好消息正式上课前,可以和学生分享一则近期的好消息,可以是校园内的,也可以是校园外的,如这次考试班级的平均成绩名列前茅,明天就是周末了,或者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料理店,再或者国家足球队顺利晋级了,等等。学生们紧绷的情绪得到了舒缓,不知不觉中,轻松的课堂气氛已经形成,接下来的课堂提问、分享和讨论便顺理成章地开展了。建议3:跨学科导入借足球的滚动轨迹介绍PeytonManning螺旋曲线;在讲授神话之前,放上一段古典雅乐,勾起学生的怀古之思;或者在数学课上测量毕加索画的构图角度。将音体美引入主课课堂,跨学科的教学思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要知道,在21世纪的知识体系中,各门学科不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融会贯通的。建议4:每天写作5分钟写作是学习中需要重点培养和训练的技能。写作没有捷径,唯有多练、多写,才能取得进步。训练学生写作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抛出一个有深度的话题,让学生花5分钟的时间把思考和答案写下来。日复一日,“5分钟写作”成了每日必练的环节,学生们也能藉此锻炼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甚至是毅力。◎一堂课的结尾◎一堂课的结尾是总结和反馈的重要时刻。如何能将严肃的评估与反馈环节变得既高效又有趣呢?建议5:将评估植入电子游戏孩子们喜欢电子游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何不把电子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呢?游戏中的晋级和通关让熊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满足感、胜任感和价值感,老师则可以将课程结束前的自我评估植入电子游戏中,参照游戏的晋级方式,按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分为初学、熟练、高手、传奇、神话等不同级别,以鼓励级别低的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获得升级。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评估或许是激励后进者的绝妙方法!建议6:ExitSlips(留言条)ExitSlips(留言条)是时下美国课堂流行的教学方式。在一堂课结束前,老师给出提示,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对此的思考,并在走出教室的时候,将纸条塞入门边的小箱子。美国著名教育学家RobertMarzano将ExitSlips(留言条)的功能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提供形成性评价,如老师问学生“你对这堂课的内容掌握得怎么样?3分表示全部掌握,2分表示基本掌握,1分表示部分掌握,0分表示完全没听懂”;或者“你对这堂课的哪个知识点感到困惑?”2)促使学生自我评价,如老师问学生“今天你认真听课了吗?为什么没有?如何改进?”3)教学方法反馈,如老师问学生“今天的小组讨论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内容吗?为什么不?”4)开放式交流,如老师征求学生意见“老师怎么做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内容?”这样的提...